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MainTitle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Author : 龍應台
* Publisher : 天下雜誌
* ISBN : 9789862410493
* Language : 中文


    
 書皮展示

 


 書籍摘要

書名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類別歷史、傳記類書籍(民國史)
作者龍應台(作者的臉書出版社天下雜誌
簡介天下雜誌博客來金石堂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410493規格平裝 / 17*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頁數320頁定價380元
出版日期2009年8月31日備註書籍的官網部落格噗浪臉書推特


 作者簡介

出生在高雄大寮鄉,讀過的小學有:新竹東門國小、高雄鹽埕國小、苗栗苑裡國小。
童年在台灣中南部農村度過,少女時代在高雄茄萣的海邊漁村度過。
「龍應台」不是筆名,是真名;父親姓龍,母親姓應,她是離亂中第一個出生在台灣的孩子。.
留學美國九年,旅居歐洲十三年,在台北做公務員四年,以香港為寫作基地快滿七年。
她今天還歪頭在想:到底要在哪裡種下一株會開大朵黃花的絲瓜


 閱讀心得

看完這本書後,企鵝突然想起了蘇東坡的一首詩:「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繃雲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大江大海」與「念奴嬌」所描述的年代,是何其的神似ㄚ!
都是處於烽煙不止的混亂年代,也都是一個英雄與梟雄並起的大時代
為了少數人的野心和欲望,無數人被迫彼此廝殺、將鮮血染紅了整片大地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成語形容的還真是貼切
可用同胞白骨築起的功業,又有何值得喝采之處呢?!

凡名字中帶有地名的,像是:台生、港生,都是表達出一路顛沛流離的困頓與對暫時安定的渴求
而父母妻兒兩岸分隔數十年,更是讓無數家庭為之肝腸寸斷
自民國76年底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以來,許多老一輩的人都曾動身回鄉尋根
當白髮蒼蒼的離鄉遊子終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時,雖鄉音猶存但人事物卻早已面目全非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古人因為戰爭而數十年不得返鄉,今人依然為了戰爭而斷絕回鄉之路
時代在進步,可戰爭的本質卻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泯滅人性!!

這本書的內容,便是講述發生于動盪大時代裡的幾個小故事
國共內戰裡,國軍因戰局全盤糜爛,不得不一路倉皇撤退至台灣
在撤離過程當中,無數軍民紛紛爭搶可供逃難的交通工具
其中被遺棄者真是數不勝數,尤其是那段「追火車的女人」的描述,更是讓人不忍卒睹 >"<
至於所有的生離死別,則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上了船,便是一生!!
這--便是對於國軍「轉進」台灣的真實寫照
與丈夫失散的美君,帶著兩位同鄉的莊稼子弟在高雄碼頭辛苦維生
同時也日日于碼頭邊眺望大海,期盼能在下船的人潮中發現夫君的身影
這一住就是六十個年頭,孩子大了、孫子有了、可故鄉卻早已沉入水底、永不復見
這--便是發生在作者母親身上的真實故事
一齣四郎探母「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溼潤了多少老人的眼眶
卡在「漢賊不兩立」的政治鬥爭之間,成為情義無法兩全的可悲犧牲品
年少離鄉、老大失鄉,甚至是永遠埋骨異鄉!
這--便是作者父親與抗戰老兵們心中永遠的痛
毒氣、強姦、虐殺、抓伕、殺俘,種種慘無人道至令人髮指的獸行,全都發生在那個年代裡
雖然時間會消磨一切仇恨,可歷史仍會忠實的將這一切完完整整的紀錄下來…
這--便是
充滿斑斑血淚的悲壯抗戰史
..................
..................

沒親身經歷過動亂的年輕一代,很難從字面上感受到那份被迫妻離子散的孤苦無依
有幸出生于和平時代的你我,更應該好好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福份
這片土地上流淌的鮮血,實在已經太多、太多了…
請大家一同用心守護我們的家園,別讓戰爭再次摧毀屬於你我的幸福~~

天 佑 台 灣


 演講活動

◎台北場
時間:9月26日(週六)下午 14:00~16:00(13:00開放入場)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台北市延平南路98號)
備註:僅限天下雜誌群會員報名參加!

◎台中場(9/23起開放報名)
時間:10月31日(週六)下午 14:00~16:00
地點:文英館圓夢廳(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一段10之5號)

◎高雄場(10/21起開放報名)
時間:11月28日(週六)下午 14:00~16:00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海外:馬來西亞
時間:11月7日(週六)晚間 19:00~21:00
地點:八打靈再也星洲日報總社禮堂
地址:19, Jalan Semangat, 462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聯絡電話:603-79658888


官網上的詳細介紹:http://www.cw.com.tw/book/1949/event.jsp  


 備  註

文章中的部份內容,摘錄自「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書

 





From tzoyiing (2009-08-30)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jpg
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叫「龍應台」,她是女性,因為我以前一直以為這個人是男的。

不過我對「龍應台」非常的陌生,我沒有看過她的書。

前幾天我看電視新聞報導: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龍應台新書 遭中國封殺

嘩~~是什麼書會被中國大陸「官方」封殺啊,這個年頭還有「禁書」這種事哦~

所以囉~~我本來對龍應台還有她的新書並沒有興趣,但因為大陸官方言明「封殺」,
害我的「感興趣」指數上升了100%。

所以,昨天我路過「誠品」的時候,我特地逛進去看這本書。


這本書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主要內容如下:
「大江大海」一書描述國民政府於一九四九年遷台至今的歷史,龍應台還走訪多位走過戰亂年代的本省與外省老兵,希望撫平上一代的傷痛


這是一本有點大本,但編排非常清晰易閱讀的書。

我站在書店看,看了一章,我就把書放回去,我站在原地,然後再把書拿了起來,又讀了一章,然後又把書放了回去,但我並沒走。

就這樣,我拿了起來,讀了一篇,又放了回去,我一直在重覆這個動作。

我當時在考慮要不要買這本書,但我又不太想買這本書。

我的感覺是:筆觸是「生動的」,故事是「悲痛的」,看完後的心情是「沈重的」

這本書是好看的。(我確定)

這本書的內容是有意義的。(我確定)

這本書故事背後的意涵是巨大的。(我確定)

這本書帶給讀者的反省與啟發是無盡的。(我確定)

以上我都確定,但我自問,如果可以選擇,我為何要花時間看這本書?

↑我這一個問題,現在看起來怪怪的,但我當時的想法真的是這樣,「我為何要花時間看這本書?


我為何要花時間看這本書?
1949年的故事,讀起來如此「沈重」,如此「悲痛」,如此「不堪回首」,我看這本書,我想了解什麼?

其實我只是想了解為這本書會被大陸官方列為「禁書」。 (偷笑)

我看了半天,為何會被禁的原因,應該是這本書的內容會升高兩岸「敵對」的心理。

但諷刺的正好也在這裡~

龍應台說:「希望撫平上一代的傷痛

甲霸說:屁啦,越看心情越壞,怎麼可能撫平傷痛

連我這種路人看了都覺得不爽,痛心了,當事人「上一代」怎麼可能看完之後,然後就「撫平」傷痛了耶? (我不信)

我總覺得這本書看了之後感覺有點怪.......


當時我心中有兩個疑問,讓我覺得怪怪的,但我一時之間又無法表達,我心中所謂的「怪」是指什麼。

(1)我很懷疑在現今的台灣,有幾個台灣人會想去了解中國的1949年。

(2)當我深刻的去了解這些往事,我到底能獲得什麼?

 

亂世佳人.jpg
直到我看了「陳文茜」的「亂世佳人」~~

我終於明白我「當下」覺得「怪」是指什麼了~~

一開始甲霸先載錄陳文茜在「亂世佳人」中的二篇文章~

我載錄二篇文章中的一小段~

主題:夢想與悲憤
內容節錄如下:
從北京奧運煙火的中軸線,閱讀歷史,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從鳥巢、永定門、紫禁城、圓明園...一路望向居庸關,等於閱讀了近六百年的中國歷史。其間夢想與悲憤,只有一線之隔。夢想使我們不斷往上升,悲憤使我們停留往下沉淪。

夢想與堅持,使北京真正贏得了尊嚴不再賣弄歷史大國的窘態,也不願停留悲憤式的歷史苦難,北京的夜晚上空,八月八日,終於有了2008個笑臉煙火。


主題:為什麼台北沒有福斯特 
內容節錄如下:
從密特郎再立新凱旋門改造大巴黎後,愈來愈多的領導人發現公共建築的魅力,偉大風格的公共建築不只是一種集體目光的記憶,它啟發人的夢想,每天有幾十萬幾百萬的路人,與它擦身而過,它沒有言語,不是口號,卻真正觸動人心。

為何台北沒有福斯特?
問題可能出在我們已是一個許久沒有夢的國家;不只人民放棄了夢,在上位者也沒有公共的夢,他的夢與熱情,只有屬於自已的政治未來。


好,以上二則節錄,重點在於「夢想與悲憤

如今的北京有「夢想」,而且勇於築夢~

如今的台灣卻依然有「悲憤」,但卻缺乏夢想。  (只有政治操作及口水)


看完以上這兩篇文章後,我終於了解到為何當時我在現場看這本書時,我心中為何覺得「怪」了。

因為這一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只會讓你越看越「悲憤」,但悲憤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會產生上升的力量。

只有懷抱「夢想」,朝著夢想前進,這才是真正向上的力量。



經典實例對照~

【大陸】2008年北京奧運-新思維-大膽建設。

【台灣】 台北的連在市府旁土地上設立一個小小的「人工沙灘」,都要耗時一年,而且還得面對林林種種的質疑。

另外台中市市長胡自強邀請伊拉克世界級女建築師的古根漢美術館館,最後也應議員反對,無寂而終。


夢想與悲憤,只有一線之隔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對甲霸來說「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這本書,或許真的太悲憤了,雖然我也知道作者要傳達的理念絕對不是悲憤,但看完這本書,我真的覺得除了沈痛,就是悲憤。

但對於想要了解1949年大陸歷史的讀書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內容真實性絕對勝過於「官方版」的教科書。←這一點我很確定。

 

【補充】「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那裡買? 

加入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加入此網頁到:你推我報



From hada (2009-09-26)



CIMG0962.JPG 只有在看到你不喜歡的人的傷口時,你才算真正了解他。

今年,就其歷史意義上,是很特殊的一年。一九四九迄今,是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年,相對,也是咱們中華民國在台灣一甲子。即將到來的兩邊國慶日,讓龍應台的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更具有話題性,即便她的出發目的是迫切的想找尋上一輩的人的記憶。

在台北的新書分享會,眾星雲集,我沒看過聽演講前還先搜包包的,原來副總統蕭萬長光臨現場,還見到嚴長壽、王偉忠、殷允芃......。

聽龍老師說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時,我不自覺的想到,這個暑假的一個晚上,我正在吃消夜,爸爸到了客廳休息,正巧客家電視台電影正開播,是苗栗縣籍作家甘耀明所寫的小說《神秘列車》所改編,我們便難得的一起看了一部電影。

《神秘列車》是講一位研究生傅宗元從小與阿公感情很好,也因為阿公的關係成為火車迷。阿公總告訴他,有一列「神秘列車」會在特定時刻悄悄駛入。阿公年長時得了阿茲海默症,但心中仍然掛念著「神秘列車」,宗元因緣際會下發現了這「神秘列車」竟和家人從前絕口不提的阿婆有關,於是,他決定追根溯源,查起自己的家族史,找出阿婆與「神秘列車」的關係。

這樣追根溯源,認識了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那過去的疼痛,可能是我這一輩根本無法想像與了解的。

龍應台的演講中有這麼一段我很喜歡:「美君(龍應台母親)曾告訴應台,人與人之間只有現實利害。應台不信,『人與人之間當然有情啦正義啦理解啦,怎麼這樣說呢?』應台後來才慢慢了解,直到很多年後才慢慢了解,我們之所以可以那樣的寬容,人與人之間不再僅只是現實利益,是因為上一代經過的所有的計較折磨痛苦抵抗。他們創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在這樣寬鬆的情境裡生活長大,才得以用優雅的姿態表現出道德的大肚。」

以前國中鄉土教材好像有那種要你畫family tree的作業,目的要我們了解家族譜,不過就光畫出來,大概就是讓你能夠叫對長輩的稱呼,但我們仍就對上一輩毫無所知。龍老師說港大目前已有了一個蒐集民間歷史故事這樣開放文本的計畫,藉由我們對上一輩的採訪認識記錄起來,把上一代臉上佈滿的皺紋,一條條細說從頭。想做要快,因為,你不知道這樣的機會還有多久。


目送1949,龍應台的探索



龍應台新書演講會台北場




















//影片轉載自《天下雜誌》Youtube頻道
加入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加入此網頁到:你推我報



From sincerexie (2009-09-27)



書名: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作者:龍應台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從天下雜誌新書搶先閱讀專欄遇見這本書的從小我就喜歡看歷史故事方面的書籍,看到這本又是和我們有關的歷史以及令人震撼的標題,當下我就栽進去了!預購完之後,一直很期待八月底,書本的到來 龍應台老師的毅力很讓人佩服,沒有他的堅持,沒有其他人的支持,我們也沒有機會看到這本書 書中的是以一個一個小故事來敘述那我們完全無法體會的年代但每一個小故事卻又是如此的緊密,組合而成了那年代的大架構那樣的年代,血淋淋的場景遍地都是很多很多也都是我們無法看見也無法去體驗的甚至,筆墨也是不足以形容的!你得佩服他們的情操,他們的勇氣,很多人不知道一去不復返了他們被無情的推上了戰場,他們也盡力英勇的抗敵但是,有多少是沒有被大家認識,被大家尊敬多少戰爭的殘酷,多少戰爭的傷痛,多少戰爭的無情對那些曾經身歷其境的士兵們來說,到底換來了什麼這本書原汁原味的呈現了當時的面貌,也呈現了許多無法言喻的情感我只能說我真的很震撼,當然更震撼的是我完全無法去想像我真的很詞窮,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形容... 或許你會覺得六十年前的歷史與我何關,但是這是天註定的,怎麼切割怎麼樣的洗滌都是切不掉洗不掉的那你又何不嚐的去理解,去探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歷史呢看看現在社會的亂象,分得多麼清楚,是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連本省外省都可以拿來炒作,愛不愛台灣也常常拿來說嘴但是,同樣是人,真的有這麼複雜嗎同樣站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有什麼資格批評別人呢為什麼不能想想該怎麼一起進步,該怎麼一起替國家進步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滿滿的雄壯卻又滿滿的感傷滿滿的激昂卻又滿滿的落魄感謝那年代的人對於我們的貢獻與付出


From asspipi (2009-09-08)



內地封殺龍應台新作《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文╱錢鋼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香港經濟日報-評論)



上個周末開始,旅居本港的著名作家龍應台的文章,在內地互聯網遭封殺。9月11日,北京各網站接到北京市網管辦通過MSN下達的禁令:刪除全部龍應台的文章,並不能再發她的文章。

新書報導 內地網只剩標題

網管辦禁令下達前,最新有關龍應台的新聞,是新華網9月3日發出的《龍應台新書追溯60年滄桑世事講述平凡人曲折命運》。報道所指「新書」,即龍應台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現在,在不同網站還可以查到這篇報道的標題,但在新華網打開此文,會看到:「抱歉!您查看的是已刪除或過期的稿件」,在騰訊網打開,看到的是:「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後將帶您進入首頁!」登錄到原先存有龍應台文庫的網站,龍文蹤影全無。

網管效率高 指令直達編輯

北京市網管辦的全稱是「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其上級機構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宣傳管理局。網管,在內地的傳媒管制上正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他們使用先進的技術監控網絡表現,用不同的即時通訊工具實行快捷、直接的「以一對眾」的扁平化管理,分分鐘將指令下達到網站新聞編輯的電腦上、手機上。

在網站密集的北京,北京市網管辦正預備推出實名制度,並正籌組「監控不良網站動向」的萬人網絡志願者團隊。和網管相比,傳統的傳媒警察-中宣部和各級宣傳部的閱評組,已成低效率的老牛破車。

龍應台是當代台灣知識分子中對中國大陸最有影響的一位,早在上世紀80年代,她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即《野火集》)就曾風靡內地。上世紀90年代後期,她為《南方周末》等媒體撰文,10年來,有近百篇文章在內地媒體刊出。她的一些著作在內地出版,今年6月,《親愛的安德烈》入選新浪中國好書榜半年榜,排名第二。

宣傳部門多年來對龍應台很頭痛。龍文傳達的觀念,對正統說教是猛烈的衝擊。但她善於和管制者博弈,從社會、文化等不同角度切入,文字富有魅力,讀者喜愛,檢查官無奈。2005年,內地網絡轉載《為台灣民主辯護》,《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先後發表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文化是甚麼?》和《一個主席的三鞠躬》,被認為是龍應台在大陸的四個衝擊波。2006年初,屢次發表龍文而使當局不悅的「冰點」,因為發表學者袁偉時談義和團的文章而遭整肅。龍應台憤而發表《請用文明說服我-致胡錦濤的公開信》,譴責輿論控制。

這封公開信在內地網絡被封殺,但仍有媒體敢發表龍應台的文章。「冰點」事件後,她有若干重要的評論在《南方都市報》刊出。如對電影《竊聽風暴》的評論《你是有選擇的》、評論陳水扁弊案的《我怎麼上陳水扁這一課》、評論馬英九特支費案的《路走得寬闊,人顯得從容》等。

她的一些文章在內地較為敏感,傳媒在發表時不無風險。如《我們記得誰?-獻給冷戰中所有的犧牲者》,記述當年國民黨空軍派往內地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的故事。這篇文章,已經觸及了《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一書的核心命題:尊重個人價值,珍惜遭到戰爭機器碾壓的每一個無辜而不幸的生命。

封殺前新書 不合國慶旋律

近期為甚麼全面封殺龍應台?網管辦的理由外人無從得窺,但顯然與國慶60周年慶典將至有關。8月初,北京市網管辦已經召集各大網站負責人開會,進行國慶宣傳的動員。要把網站的思想統一到宣傳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主旋律」上來。這是中共宣傳部門的老招術,管束媒體「要幫忙,不要添亂」,杜絕「雜音,噪音」。

對他們的「主旋律」而言,《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無疑是高分貝的「雜音,噪音」。因為龍應台想打開歷史的黑盒子,正視60年前殘酷的真相,還坦言「以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她說:「遠離了1949年的價值觀,我們的上一代逐漸發展出溫柔的、文明的價值觀,所以我們應該對他們充滿深情的致謝和無盡的感恩,起點就是,說一聲深深的對不起。」

敏感10月過去 禁令不撤自銷

在中國大陸,意識形態事實上已經淡化。今天的內地官員,早已不是馬列主義的信徒,他們的行為,每每出於現實政治考量。60年慶典的宣傳,當局的核心訴求,是中共的地位和國家的統一。於是涉及1949年的歷史,他們不可避免要「走鋼絲」-決不能否定解放戰爭,也不要刺激當今的台灣國民黨當局。《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勢必引發網絡熱議,紅、藍、綠各種傾向的反應和意見將沸沸揚揚,這是管制者絕不願看到的。不過,網站是否從此不能再發龍應台的文章?筆者存疑。眼前可能只是一次特定時段的封殺,過了敏感的10月,禁令也許會不撤自銷。



From 作家:龍應台 (2009-09-18)



龍應台《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演講會台北場全程視頻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
上了船,就是一生。 

從1949年開始,帶著不同傷痛的一群人,
在這個小島上共同生活了六十年。 
六十年來,我們從來沒有機會停下腳步,問問對方,你痛在什麼地方? 
是時候了,在歷史的這一頁即將永遠地翻過之前,
我們還來得及為他們做些什麼? 

龍應台,華人最犀利的一枝筆,
繼思考家族情感的暢銷書《親愛的安德烈》、《目送》之後,
龍應台再度推出15萬字新書《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且聽她的現身說法。

時間:9月26日(週六)下午 14:00~16:00
地點:台北中山堂光復廳







































From 作家:龍應台 (2009-09-27)



希望不再有失敗者──讀《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有感


──對國家機器有支持也有制衡, 就不會再淪為失敗者了    文/金玉梅 中國內戰結束六十週年,在這個歷史的一刻,中共正以勝利者的姿態熱烈慶祝建國六十週年,,而台灣應如何面對這一刻?《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此時在台灣出版,帶著讀者打開記憶的黑盒子,勇敢面對屈辱的歷史真相,掀起熱烈迴響,顯示出台灣社會厚實的反省和包容能力。誰是勝利者?誰是失敗者?要看比什麼而定,如果要比人民的求真精神和跌倒再出發的勇氣,此時台灣顯然已經勝出。作者說這是一本向失敗者致敬的書,「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都是失敗者…,我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她說。藉著述說自己父母親的經歷和許多大時代小人物的故事,她控訴國家機器和集體主義的可怕。在書中我們看見有權的人,無論是打著剿匪或建國的名號,都可以名正言順地在鄉下抓兵,拉人去當炮灰。在戰場上,為了自己定義的正義,可以殘殺數萬人、數十萬人,不會良心不安。為了支援前線,農民不但要出丁做苦力修橋鋪路,還要勒緊褲帶繳糧、碾米、磨麵、做軍鞋等,全部餵給戰爭這個無底的怪獸。而且更慘的是,當這個軍隊被那個軍隊打敗以後,新佔領的軍隊又會對人民重新搜刮一次。沒有永遠的勝利者歷史的詮釋權從來都是屬於勝利的一方,所以當中共請出超強卡司拍攝「建國大業」影片來宣揚國威、為自己做歷史定位時,台灣人民也只能默默看在眼裡。可是,把歷史拉長來看,戰爭的勝利者不可能永遠是勝利者,當勝利者驕傲自誇,不懂得謙卑反省、苦民所苦時,也就是他從強盛走向衰敗的開始。而台灣,雖然六十年前是戰爭失敗者匯聚的地方,六十年來大家對那段痛苦的歷史隱忍不言,可是現在台灣人可以勇敢檢視自己過去的傷口,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開始互相了解各自痛在哪裡,也學習彼此包容與尊重。這種文明的厚度,顯示台灣人已經不再是失敗者了,有一種新的前進的力量正在發生。避免集體失控看完整本書,我深深對我們上一代所經歷的苦難感到難過。同時,我也對那個時代大規模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事實感到憤怒。我可以體會作者希望傳達的另一個重要訊息:個體要有反省和覺悟的能力,才能避免集體變成一個失控的機器,吞噬了人民。失控的蘇聯紅軍、納粹德軍、日本軍或解放軍造成的災難,殷鑑不遠。作者說個人和集體的關係很複雜,有對抗,也有合作和支持。此時的台灣,剛經歷完一場大規模的內閣改組,是回應強大的民意呼聲的結果。更早之前,兩次政黨輪替,政權都和平轉移。台灣雖然吵吵鬧鬧,但可貴的是,大多數人民對於公眾事物都是熱心參與而且理性的。這樣的公民社會,是我們繼續往前邁進最重要的資產。如果更多地方都能讓公民社會生根發芽,人民對國家機器不但支持也有制衡,就不會再淪為被後者失控碾過的失敗者了。我衷心如此期盼!引用自:輕鬆學創新:「天下雜誌出版」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cwbook/blog/26864292


From 作家:龍應台 (2009-09-28)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From machi的書店 (2009-09-23)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From 被遺忘的時光 (2009-08-13)



1949.gif

  我喜歡龍應台媽媽的字,有時很溫暖,有時很倉皇,大部分的時候是用我最熟悉的中文字說明了很多也許我已經明白,也許是那些我還未明白或從不明白的這一個廣大的世界。
  花了兩三個禮拜看完了這兩大本,真的事兩大本,《目送》可以很快的看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我要一直停下來思考咀嚼,才能繼續前進。
  看龍應台對於家人的描寫,眼淚怎麼會嘩啦啦的停不下來,大概想到阿祖,還有害怕哪天身邊總是給人溫暖的人們會離開自己。
  看《大江大海》的晚上,連續幾晚做惡夢,在書中看見的那些場面好像搬到夢中,真實上演一次。好幾次,跟身邊的人說,我覺得過去的歷史好可怕,有人問,為什麼要看那種讓自己做惡夢又不喜歡的故事。其實,我想看的是歷史,那一段歷史並不只是屬於那一個時代的人,了解才會明白更多的人類。
  看完《大江大海》,我想要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以前讀歷史總是模模糊糊,看不懂,因為歷史課本上並不是歷史的全部,而且有很多的虛假,歷史其實是很多人的真實情感重疊交織而成,但是歷史課本只是所謂的官方,想讓大家知道的訊息。
  最近很多的節目,訪問龍應台,最近很多的專題,報導《一九四九》,因為六十年了,那些從前十七八歲的青少年都已經滿頭白髮,其實他們的存在就是要讓大家看見真實的歷史,讓人類看見,自己殺害自己的同類有多愚蠢,讓人類看見,現在的自己擁有自己有多幸福。
  電視總是喜歡說,『歷史是一股洪流』,好像只有這一句話才能真正的形容歷史,如果說一個人的歷史像一個小小的河流,很多人匯聚起來的小河流,的確是一股大洪流,但是他細水長流,沒有消失,人類才能夠依循著這股水流,找到屬於某部份的真實。其實,每個人看見的歷史不一樣。
  歷史很殘酷,看見真實的歷史,赤裸的攤在眼前,那一段時光很血腥。所有的貨船都被當成載運工具,人群在大洋中擺盪,人們分不清自己屬於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我認識的外省人不多,幾乎沒有,從前,我一直不懂為什麼大家要互相對立,看完歷史故事,我更是不懂,很多的人們都只是歷史事件下的產物和被害者,雖然大部分的被害者當初也曾是加害者,因為這就是人類阿,人類永遠不會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如此吧!
  人生是不停的目送,看見孩子左搖右晃的成長,看著青壯年成家立業,看著老者逐漸老矣,看了很多的風景,看著別人看了很久,很多人都忘了看自己。
  爸爸說,爺爺還記得那一段戰爭日子。我真的想要聽爺說屬於爺從前的故事,那是一段其實大家都害怕去觸碰的回憶吧。
  最近全球暖化趨向世界末日的議題,也經常被提起,這也是一個全世界的大問題,因為全球人口迅速的成長,地球無法覆載那麼多,有人預言將會有流行並大流行,因為消滅人類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戰爭和流行病,我真的希望永遠都不要再有武器戰爭了。

我喜歡書裡的這句話﹥﹥﹥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作者:龍應台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3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410493
• 裝訂:平裝
eye.gif
目送
• 作者:龍應台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10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48698
• 裝訂:平裝
加入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加入此網頁到:你推我報



From ponyswallow (2009-10-19)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讀後感(中)-外省人的自我毀滅與高級本省人


引用文章北京網管辦:沒下令封殺龍應台的書 

幾年前陪父親住院時曾跟一位眷村出身的眷村媽媽閒聊,她在醫院是為了照顧她的先生,就在我們隔壁床,這位「眷村媽媽」是外省籍,跟國民黨一起撤退來台。聽那位眷村媽媽說了真的很多,就好像聽了她一生的故事。這跟前陣子一樣,問候了常跟她買東西的婆婆,本省人,她眼睛白內障開刀,我看她不太舒服,問了,她就用台語講了很多,從她看病的過程講起 … ,最後大概講了 20 到 30 幾分鐘 … 。我也許不是善於傾聽的人,但若給這些老人家機會說話,他們是可以說很久的,在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前半段大概就是如此性質的故事,與那位眷村媽媽實在太過相似,關於龍應台的母親的經歷應該也是大時代下這些軍人眷屬的經歷。

龍應台的父母在中國大陸應該是中等階級左右的人,談不上巨富,但吃穿無虞。那位眷村媽媽是空軍眷屬,她與龍應台的母親來台時都帶了「金條」,這本書與那位眷村媽媽未提及的是「金條」究竟是夫家還是娘家的,究竟有多值錢我也不能確定,但大概吃個幾年就不夠了,時間也許更短。

龍應台是軍人之後,她父親雖為憲兵隊隊長,但沒有住眷村而是住公舍,所謂「公舍」應該是「職務官舍」,這個部份有機會再談。

僅以階級論,當初來台的軍人若能攜家帶眷的是最高階的,這些夫妻也就是這些外省第二代的父母都是外省人,多少會帶一點生活資金來台,大部份住在眷村。

再來就是來台卻未成家的軍人,有些能提早退伍轉職,有些後來也能成家,這部份的人可能階級未必最低,結婚對象是本省人為多,後代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芋頭蕃薯」,部分分配到眷村,比率不低。

再其次的就是最晚婚的,多為禁婚政策所影響,這也分幾個階級,第一個是眷村階級,其次是非眷村階級,我在 3 年半前開始半有系統的寫非眷村階級這部份,相對於郭冠英(范藍欽)自稱「高級外省人」(范藍欽為何使用這個詞彙另有脈絡,我不在本文討論),我在 2005 年中後卻稱「外省賤民」,引起網友不小爭議。我在前幾個月開放留言有位網友說「 當沒人有叫你外省賤民時,自己卻一在的提起,我想你才是那個制造種族主義的人。 」,這說法與旅居加拿大的「絲柏客」大律師如出一轍,我早看多了。

我最近才開始提,我母親是多重身心障礙者,在我父親已經重度失能時,仇恨弱勢至極的民進黨本土政權階級歧視,所謂人民應得的權利與社福機構像消失一樣,我在署立醫院必須像一隻狗一個垃圾向高級的急診室醫生哀求他們收留我的父親,不是他沒資格住院,是他太夠資格住院。這些高級本省人醫生,竟然讓我聽到他們在護理站取笑我的父親,還有當著我的面說「我不想 take 這個 case 」的,許多在本土政權下遇到的事、我的許多親身經驗讓我明白原來「外省賤民」確實存在。

我提到的這些「高級本省人」吃香喝辣,享受身為台灣「人」的「人權」,當然不懂別人活的多麼卑微。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榜首陳節如剛就任時到王金平那裡拜會,哭訴她是因為兒子因意外而身障而開始關心這類議題,在台灣的價值觀下,我就像垃圾,因為我是因為父母這樣才關心這類議題的,相形之下陳節如偉大又高級極了,她的人權就是不一樣: 「 … 直到十多年前,政府提供公費臨時托育的保育員,在日間提供免費的 “ 喘息服務 ” ,超時的部份則由家屬自行負擔費用,家人的壓力才稍稍減輕。 … 」( 中國評論新聞:家有喜憨兒 “ 立委 ” 陳節如全家總動員 )。陳節如丈夫是大學教授,全家是公務人員家庭,她自己說「 最起碼是餓不死,所以在經濟壓力上還算過得去 」,笑死人,台灣的公務體系之優渥,與一般勞工的差異天差地別,有機會我再來說說。

當然,我不認為我家有多悲慘,我在與某研究省籍與階級的本省教授通信時跟他說『 我也不是絲毫不知羞恥的外省人,我曾問過一位醫生,就你的行醫過程中,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最為悲慘?他說,那些身心障礙者遊民最慘,毫無人性尊嚴又無人聞問 … 』,所以我當然不會向政府靠夭「更多權利」,我只要求「一般權利」。換句話說,我只不過是提出一個看法而已,講講本土政權的省籍階級仇恨也不行?「高級本省人」為什麼這麼容易抓狂?

言歸正傳,龍應台在第 72 篇木麻黃樹下( p.343 )談到她當時發現她與本省小孩最大差異就是外省人「 沒有自己的房子 」。這種思考牽涉到眷村政策的形成,在我這幾年來與眷村人在網路上的討論已經完全改變我過去的思考包括政治傾向政治判斷,我稱他們為「外省人的自我毀滅」,可分為兩部份:

一、在網路上遇到的眷村人

在聯網過去有位 L 先生在政論部份非常活躍,據他不斷在網路上公開的資訊可以構成他的形象「水交社眷村人,台大研究所畢業、留美」,當年我與這位先生多所辯論,由於我批評宋楚瑜,他的反駁策略就是把我劃歸「深藍」「急統」,這樣以為能打擊我的意見正當性。另一方面,他以為我是「眷村人」「台北人」,不斷說他們宋楚瑜如何與本省人搏感情,什麼他們在南部與民眾吃檳榔,我在台北吹冷氣之類 …

另一位是以台語「鄉下人」為代號的某網友也由於我批評宋楚瑜批我不餘遺力,後來我才知道他是眷村人,還好意思跟我說什麼眷村也有什麼弱勢,分幾百萬的眷村吃虧了嗎?

我曾看過兩位親民黨立法委員的 BLO G ,主要是回答眷村人請願眷村改建事宜,宋楚瑜選台北市市長時因為蔣方智怡在眷村講了些話氣急敗壞,他說「國民黨有好好照顧這些老兵嗎?」這類的話 … ,親民黨有資格講這些話嗎?你們與國民黨爭眷村票搞的很難看不知道嗎?

在這些討論之前,我對眷村人普遍有好感,我過去也從來不談外省人間的階級差異,在歷經這些討論後總算明白這些眷村人如何看待自身與我的父親。過去多年來的經驗加上國民黨的禁婚政策、階級差別待遇都讓我明白眷村貴族把我當什麼,最荒謬的是 「絲柏客」大律師拿眷村人與公教之後要我效法,真是羞辱!

我再次在網路談眷村還有緊鄰眷村的圍建特權與外省軍公教,必是澈底的談,在我父親過世後,我已沒有顧忌。

二、外省台獨對 外省人的自我毀滅

我在「 國民黨外來政權之悖論- 兼 論「台灣轉型正義」之選擇性 」提過這個概念,用一句話講完:「 外省軍公教認為國民黨為外來政權就等於承認自己為蔣介石犯罪的共犯 」。

龍應台在其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提到國民黨軍隊拉伕是一種國家犯罪行為 ,這應該是我目前所見談及外省論述最為進步的說法,雖然我老早就這麼說,但由龍應台來說就是不一樣,研究省籍的親綠外省學者的層次差的太遠。

前面提到國民黨的階級、眷村我其實談了不少,更有系統的論述未來我會再提,在此要說的是「台獨史觀」。

「台獨史觀」看幾天自由時報就知道他們講什麼了,台灣地位未定啦,台灣不屬於中國啦 … ,我不預設立場,但承認這種史觀的外省人代表了更多的涵義。

蔣介石在內戰後敗逃台灣,如果他沒有權力統治台灣,中華民國若是一種非法非正義的存在,這些軍公教難道不是蔣介石犯罪的「共犯」?

我說過,國民黨軍隊拉伕是一種國家犯罪行為,蔣介石在 1949 年逃來台灣時也是「下野狀態」,那時的總統或「代理總統」是李宗仁喔,台灣當時是由什麼東西統治呢?

無論如何,台灣由中華民國統治,這都要歸咎於民進黨成為世俗政黨而非革命政黨,儘管他們的史觀一再強辯,馬英九成為台灣民主選舉過半得票領導人的歷史事實不能改變,一起玩過中華民國這個遊戲後,民進黨輸了不認帳只是耍賴而已。

但是,這些外省台獨認為在舊威權時代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對台灣來說,國民黨是殖民者,殖民若是犯罪,外省台獨的父母若在蔣的「政府」體系,當然就是犯罪的共犯關係。

所以,認為 國民黨為外來政權,當然就是直指其父母為罪犯,這種說法的根源來自於這些外省台獨的出身背景。

眷村對非眷村軍眷是一種特權,民進黨與部份學者持「外來政權說」者特愛標榜他們外省身份的「眷村、公教出身」,在階級上壓榨低階士兵的黨國體系,又在學術上掩飾或刻意忽視, 這是兩代人的階級犯罪

進一步言,如果有一天「外來政權說」成為主流,並再無「外力」改變,他們的父母將在歷史上成為罪犯-蔣介石的「幫兇」,故我稱為「外省人的自我毀滅」。

以這種方向思考,身為被「外來政權」與「本土政權」統治過的我,對那些「眷村權貴」的批評更不會手軟。

結論:

台灣現在認同混亂,史觀不是只是政治傾向選擇那麼簡單,代表的意義非常不同,不過,外省台獨只求政治利益,當然不會考慮這些。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認同取向是比較多元的,但極端統派不必罵的半死,因為它是一種謙卑與改變。而獨派要抓狂前還是先看一下內容,免得別人以為你真的瘋了。

Written by blackjack 2009/9/20




From 作家:blackjack (2009-09-20)



大江大海 1949


 

 

          

 

龍應台要出新書,個把月前我就知道了。我和三位好友(分別在美國、香港、台北)間的e-mail,早來回傳遞並彼此提醒這本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發表日期,我沒忘記,是826

反正龍應台的書,我一定會買,也沒在意e-mail推薦的書評。我想,可能又是一本精彩的散文,取其中一篇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文章來當書名罷了,反正到時候買來看就是了。

八月底持續忙著,很快九月已到,我居然錯過了826

昨天趕緊打電話去學校書局詢問《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否到貨,答案竟是「還沒」。皺著眉正想抱怨,對方馬上告訴我,立刻調貨,一小時就可取書。

11點鐘,我去書局拿回這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順利買到,終於可以向在美國執教的好友交差了,她的姓名可被龍應台列在這本書的感謝名單裡呢。

中午蒸了便當,邊吃邊翻閱《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十幾年來我都自己帶便當來學校。第81頁有段詩人管管和龍應台的對話,因為書頁襯著不同的底色,所以嚼著米飯就逐行讀了起來了……

沒幾分鐘,眼眶就盛不住溢滿的熱淚,我只能仰頭深呼吸,試著讓情緒平靜下來。

書中記載著管管被捉去軍隊當挑伕,從此永別故鄉一路來到台灣的過程。

他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時……

纏足的母親一路跌,一路爬,一路哭到眼前。

管管安慰母親,幫這些阿兵哥挑完行李就回家,卻再也沒回過家,當時他才十九歲。

 

 

1949年多少生離死別在這片土地上演著,管管不過是其中一例。

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並非我原先想的,只是一本散文集,取其中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文章來當書名罷了,而是完整一本述說著1949年無數生離死別故事的史詩鉅作。

我立刻寫e-mail給美國、香港、台北三位好友,不能在辦公室閱讀這本書,實在無法控制溢眶而出的淚水,讓人撞見了,總是不好。

 

 

昨夜,忙到將近十一點才回家,迅速沖完澡就窩到房間閱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第一頁,龍應台說: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地告訴我:

  戰爭,有「勝利者」嗎?

然後就用魔幻寫實的手法,以現在這個的龍應台的身份帶著她24歲的母親應美回到19411月, 那時正要離開故鄉淳安,和母親的告別仍只是一句:「很快就回來」,沒人知道這一別就是永遠。

接下來,也弄不清楚什麼回事,就一路來到海南島動亂的碼頭,洶湧的人潮拼命要擠上大船,美君的丈夫在另一個港口,失去了聯繫。

戰事仍持續著……

很多國軍部隊,是在解放軍的砲火一路追擊下被逼到了碼頭邊。奉命負責掩護撤退的部隊,邊打邊退,好不容易最後到達了碼頭,卻能只在岸上看著軍艦迅速起錨逃離。碼頭上傷兵絕望地倒在地上放聲痛哭……

他們掩護部隊撤退,等部隊上了船,自己卻被遺留在海南島的碼頭邊,等著被殲滅。這個畫面,歷史課本從沒描述過,我是隨著龍應台和24歲的美君回到海南島才看到這幕真實歷史。

接下來又是另一個畫面:

軍艦開走後,碼頭的水面上全是掙扎的人頭,忽沉忽浮,浮起時你看見每一雙眼睛都充滿驚怖,每一張嘴都張得很大,但是你聽不見那發自肺腑的、垂死的呼喊。

歷史往往沒有聲音。

皮箱,無數的皮箱,在滿佈油漬的黑色海面上沉浮。

而上了船的人呢?

急難中,船要開往台灣了,可是,台灣在哪裡?開軍艦的人都不知道。

讀著,我沉重得幾乎喘不過氣來。這些歷史畫面,為何課本裡從沒描述過?

 

 

龍應台的母親美君1949年來到一個沒聽說過的城市,高雄。

那兒的人皮膚曬得比較黑,說一種像外國話的語言,美君一住就是六十年。

接著魔幻寫實的情節又繼續著,時間來到19959……

龍應台帶著70歲的美君回到故鄉淳安,而淳安早因興建水壩沉入水底,剩下無數仍浮出湖面的峰頂所形成的小島,所以叫作千島湖。其中有一個“島”有著美君父親的墳,美君說這次回來一定要找到父親的墳。

雖然當地親人都勸阻這種徒勞無功的尋找,畢竟要在千島裡找到那座有著祖墳的島,還真像大海撈針。

美君還是搭上船了,繞尋千島,看穿湖水,將每座島都回復成山。

終於,他們找到千島裡的父親的墳。

美君用著模糊、破碎的語音說:「……爸爸,我來了,我就知道,你明明跟我說你很冷……

因為父親的墳早已泡在水裡,剩下兩塊破磚隱約可見。

 

 

讀到這裡,我最震撼的閱讀感受就是,龍應台切換到母親、父親的生長年代,去回顧那段歷史的魔幻寫實手法。彷彿現在的她,帶著24歲的母親或是18歲的父親一起回到過去那個歷史場景去。

這也讓我想到希臘導演導安哲羅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的電影,在「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或「永遠的一天」裡,回憶過往時,他總是刻意讓(實際上)已成年的主角和(想像中)童年玩伴一起演出(畫面經常呈現一個中年人和一群小孩)。這種跨越時空的「魔幻寫實」方式,效果很震撼,而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裡,一直讓我有這種感覺。

龍應台不但帶著(想像中)24歲的母親回到故鄉,也帶著(實際上) 70歲的母親回到故鄉,甚至她自己也把母親逃難所走過的路,重新走過一次。2009年她從廣州來到衡陽的這段521公里的鐵路,就是19499月母親美君逃離時走過的鐵路,龍應台到達衡山火車站時說:「我沒有想到,2009年的衡山火車站,和母親所描述的1949年的衡山火車站,幾乎一模一樣。木頭窗子一格一格的,玻璃上一層多年累積陳舊的灰……

 

 

我開始瞭解,這不是一本普通散文書,而是一本氣勢非凡的歷史鉅作。龍應台用著最生動的情感語言來書寫1949年所發生的故事,不僅寫下父母親的記憶,甚至親自尋訪那些地理點,從史料裡找出驗證的記載,還訪問許多海內外經歷過1949的人,才完成這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所以,書裡有許多歷史課本忽略的畫面、觀點及想法……

 

 

「魔幻寫實」的場景又啓動了,這次,龍應台帶著十八歲的父親龍槐生回到1937年中日戰爭時的淞滬會戰。

撒退時,父親拚死爬過江門逃到長江邊,沒有船可以乘,日軍的砲聲已經很近,結果幾萬人堵在河灘上。在幾乎要絕望時,槐生突生一計,和幾個離散的士兵扛起兩根大木頭,放在水裡,用手作槳,整整划了一天半才到對岸。

2009512,龍應台親自來到南京,想走一趟父親走過的路。

她站在江門的城門前,閱讀一份史料,記錄著槐生當時所經歷的淞滬會戰:

民國26129,日軍進逼南京,我憲兵動員官兵6452人捍衛南京,與日軍血戰四晝夜,最後因彈盡援絕,壯烈殉國者1210人,受傷56人,生死不明2584人。

龍應台說,史料看多了,她終於明白「受傷」的兵通常不治,「生死不明」通常是「死」。所以槐生真的是從那血肉橫飛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走出來的,那時他才十八歲;滿臉驚惶、一身血污逃到長江邊時,後面的城裡,緊接著就發生「南京大屠殺」了。

 

 

槐生最後一次看見自己的母親是1949年,乘著一輛火車,路過衡山,匆匆要母親來車站會面。15歲離家的槐生現在已是30歲的憲兵連長,帶著整個憲兵隊,經過衡山但無法下車回家。

槐生的農民母親從山溝裡的龍家院走到衡山火車站,一看滿車官兵,蓄勢待發,慌忙中,她從懷裡掏出個東西來,是一雙白色的布鞋底。槐生要路過的消息來得太晚,她來不及做好整隻鞋,只好把鞋底帶來。

到了台灣,走過大江大海大離亂,鞋底的顏色已經是一種蒼涼的黃色。槐生對兒女們說,我要你們記住,這雙鞋底,是你們的奶奶親手縫給我的……

槐生每次說著,就掉淚。

 

 

2009年龍應台重新回到父親槐生的故鄉衡山。

她想知道1919年出生的槐生,所生長的那片土地,是怎樣的一片土地?

於是翻開《衡山縣志》。

槐生兩歲那一年,衡山「五十多天不雨,田土俱涸」、「飢民成群外出乞食,或以野草充飢」。

五歲那年,大水滾滾從天上來,「湘江、洣河沿岸民房未倒塌著寥寥無幾,災民露宿兩三個月之久」。

十二歲那年,「大雨兼旬,山洪驟發。」

十五歲那年,「久晴不雨,大旱成災……飢民採野草,剝樹皮,挖觀音土充飢。秋,旱災嚴重,近百所小學停辦」。

十七歲那年,山洪爆發,「農民外出外群乞討。」

十八歲那年,絲蟲病流行,湘江、洣江暴漲,衡山重災。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那一年,大旱,加上兵燹,大部份田土失收。秋天,瘧疾流行,衡山死亡兩千多人。

1946年國共戰爭全面爆發,縣志是這麼寫的:

衡東境內發生嚴重飢荒……飢民覓食草根、樹皮、觀音土,霞流鄉餓死189人,沿粵漢鐵路一線有數以萬計的人外出逃荒。六月,天花、霍亂流行。秋,患病率達百分之二十四,死亡率逾百分之五。

龍應台說,

這回來衡山之前,

我以為,

1949年是如何慘烈、如何特殊的年代,

翻開縣志,燈下夜讀,

每一個字都在呼喊,

我才知道,

啊,1949年,是多麼普通的一年啊!

 

 

原來和近代中國其他戰爭飢荒的年代比較起來,

1949年,竟只是多麼普通的一年!

原來,十九歲被捉走從此和母親永別的管管

在海南島奉命負責掩護撤退部隊,卻沒登上軍艦,被遺棄在碼頭上痛哭的士兵;

及在數不盡在碼頭水面上忽沉忽浮掙扎的人頭;

還有數百萬家破人亡的難民……

和近代中國其他戰爭飢荒裡的人民比較起來,

他們的1949年,竟只是多麼普通的一年!

我闔起手上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沉重得不知如何形容。若連1949都只能算是很普通的一年,那這個民族所承受的苦難,實在超出我所能想像的太多太多了。

70頁,無法續讀下去,躺在床上輾轉難眠……

凌晨三點鐘,決定起身寫這篇文章。

感謝龍應台給我們這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我也思索著,龍應台這個問題:

戰爭,有「勝利者」嗎?

答案那麼簡單,但過慣安和樂利生活的人們卻永遠不會懂。

 

 

今天早上打開e-mail,台北好友已來信給我們三人,信中特別請美國友人代為向龍應台致謝,因為閱讀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昨夜,她夢見去世數年的父親了。

她父親也是1949年來到台灣……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25)
引用(2)
臭老頭2009/09/22 17:16 引用

大江大海 1949 一本好書~一 本一定要看的書~一本老 頭看到一半就急著推薦的好書,有空買本來看看看那個悲歡離合的時代,看看我們不知道的 ...《詳全文

channel2009/09/13 22:28 引用

一九四九年,在台灣,世代在這生活的人及被迫從對岸撤離的人,擁有不同情感歸屬及歷史記憶的雙方,因為戰爭被迫共同在這個小島生活。這巨大的轉折,從來沒有機會被了解,也總被選擇性地忽略 ...《詳全文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9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From shin-127 (2009-09-03)



新書報到~龍應台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新書報到~龍應台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這次生日禮物有收到二本小龍的書,

因為有人一直覺得龍老師是我的idol,故特別買了一本她的舊作跟預購新作給我,

在此,就讓喜新厭舊的JOY先來介紹一下最新的新書好了:

 

書名: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作者:龍應台

出版者: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年8月31日 (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書背簡介:

「所有的顛沛流離,

   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

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

-------上了船,就是一生。

跨民族、跨疆界、跨海峽,

龍應台以最恢弘的氣魄、

最銳利的文筆、最謙卑溫柔的心靈,

讓你看見我們的父母,

一整代人「隱忍不言的傷」。

 

這是一本------

你從來沒認識的一九四九。」

 

 

目前JOY只先看完了龍老師的自序:行道樹

在此,摘要我很喜歡的一段…

 

「…我自己在十九歲的時侯,父母之於我,大概就像城市裡的行道樹一樣吧?

這些樹,種在道路兩旁,疾駛過去的車輪濺出的髒水噴在樹幹上,天空漂浮著的濛濛細灰,靜悄悄地下來,蒙住每一片向上張開的葉。

行道樹用腳,往下守著道路,卻用臉,朝上接住整個城市的落塵。

如果這些樹還長果子,他們的果子要不就被風刮落、在馬路上被車輪輾過,要不就在掃街人的咒罵中被撥進垃圾桶。

誰,會停下腳步來問他們是什麼樹?

 

等到我驚醒過來,想去追問我的父母究竟是什麼來歷的時侯,

對不起,父親,已經走了;母親,眼睛看著你,似曾相識的眼神彷復還帶著你熟悉的溫情,

但是,你錯了,她的記憶,像失事飛機的黑盒子流入深海一樣,縱入茫然-----她連最親愛的你,

都不記得了。

 

行道樹不會把一生的灰塵回倒在你身上,但是他們會以石頭般的沉默和冷淡的失憶來對付你。

……」

Add to My Web 儲存至「書籤」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0)
引用(0)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9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From benignityjoy (2009-09-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