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找死專賣店

* MainTitle : 找死專賣店
* Author : 尚.德雷
* Publisher : 皇冠文化
* ISBN : 9789573325659
* Language : 中文
* 作者介紹 : 尚‧德雷(Jean Teule)

生於一九五三年,先以插畫家的身分出現在法國藝術圈,後參與Canal Plus電視台的節目,擁有電視人、編劇、喜劇演員、電影藝術家等多重頭銜。之後他專注於寫作上,推出多本小說與詩人傳記,其中《Darling》並被改編拍成電影。尚‧德雷以靈巧的文字及多變的風格著稱,本書則是他在研究十九世紀的詩歌時,從書評中看到「自殺小店」的標題,因而啟發靈感。


譯者介紹
梁若瑜

東吳大學心理系畢業。曾旅居法國數年。以翻譯為職,以文字為樂。譯有《那隻見過上帝的狗》、《綠色企業力》、《某夜,月未升》、《管他的,就去做吧!》、《艾可說故事》、《然後呢……》等。


找死專賣店


作者:尚‧德雷(Jean Teulé)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4日
閱讀日期:2009年07/09
入手方式:試讀邀約@李小姐

試著想想這情節:當你對悽慘人生感到絕望無力,或者是飽受病魔啃噬你羸弱的病軀,因而
想要一了百了尋求解脫,但你既不想跟自殺攻擊炸彈客一樣嘩地變成滿地醬糊,又絲毫不願
這唯一只能『既遂一次』的方式在外人看來了無生趣,於是你尋求外界協助『加工自殺』讓
自己的死法更花俏、更驚世駭俗。政府不再禁止任何自殺工具與媒介,你懷著忐忑興奮的心
在自殺提袋(窒息而死)、自殺和服(切腹)、賣沙人(複合式藥品)、死亡之吻(毒液接
觸)等各式款樣中挑選自己最喜愛的自殺方式。付了一筆額度不一的費用後帶著老闆滿心祝
福的永別,你踏上生命終途,並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了結這憤懣悲慘的一生。

這樣類似《小女孩與香菸》黑色幽默的橋段雖不至令人捧腹大笑,卻也讓人對故事裡千奇百
怪的自殺器具感到莞爾,作者挑戰世人對自殺一詞避之不談的禁忌,以幽默詼諧筆吻向你我
介紹『屠家老店』。這家店面儘管坐斷所有自殺器具店,價格卻是合理公道、依個人喜好與
貨源取得方便度來調整價格,再者該店也提供良好的自殺諮詢與售後服務,避免出現躊躇不
決與擔心死後無人料理後事的窘境發生。這樣揪心的服務態度保證讓人死得『適得其所』。
屠家老店靠得不是『舊雨新知』(自殺既遂又怎能推薦?),而是每個人都有自殺的權利與
潛藏的好奇心,屠老闆將這份好奇心推波助瀾設計出符合各銷售層的款式,也無怪乎對專賣
店尚存懷疑的顧客最後總能心滿意足地離去,親身體驗的成功案例將屠家招牌發揚光大。

在這樣怪異的店裡上至屠老闆夫婦、下至屠家兒女無不對人生充滿悲觀與陰沈的態度。大兒
文森(12歲)不但有厭食症與頭痛的毛病,甚至一天到晚頭痛而用膠帶頭部綑住避免腦袋
爆炸;女兒屠瑪蓮(12歲)甚至要每晚要母親屠露詩講述世界上名人自殺故事才能入睡,在
這樣看似平凡(實際上卻是怪異透頂)的生活中卻因為三兒子亞倫(6歲)的誕生陷入愁雲
慘霧。亞倫對凡事都充滿無比正面的想法,時常掛著微笑招呼來店客人,將原先陰森森的家
庭弄得雞飛狗跳,全家一方面既對他感到無奈又好氣,又發現自己正不斷受到『積極光波』
的輻射感染,對人生不再那樣悲觀。老闆屠三島遂決定將亞倫送到『自殺訓練營』期許他能
盡早出人頭地,究竟亞倫能否順利改造成功接替下屠家招牌?

這本節奏輕快、內容輕鬆愉快的幽默小品讀來倍感順暢,對故事裡頭層出不窮的自殺手腕也
感到新奇,字字句句都充盈著顛覆苦悶人生的索然無味,教人不時對故事情節會心一笑。或
許有人會對故事傳達出的積極教育面略感無趣,但對於愈是這樣揣想的人結局愈是出乎意料
之外。因為腦子已經將故事的正面意義設定框架,但最後一句錯愕程度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也才會瞭解原來故事大費周章的鋪陳無非都是為了結局的黑色幽默。也許不要將這個故事投
以嚴肅教育意義的眼光,改用享受充分被幽人一默的無傷大雅之心來看待本作會有更多的體
會。現在,何不到『找死專賣店』挑選專屬於自己的自殺器材?(但記住未成年兒童必須服
用店內致死率只有50%的致命糖果,因為按法律規定必須給兒童多一次機會!)


本文同時發表於http://www.wretch.cc/blog/impuzzle/13145661




From 補夢人 (2009-07-21)



找死專賣店


在金石堂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時真的被深深吸引呀

特別是那句連最優雅的法國人也忍不住捧腹失態

簡單說,這本書大概是因為那些介紹寫得太誇張了吧!

從我打開書到看完,我可以說是一點都不覺得好笑= =

也許我不了解這一類的幽默吧……

結局算是悲劇嗎?又或其實這是一本反映現實的勵志書?

 

總之我唯一慶幸的是這本書沒有很貴……




From 無性的靈魂 (2009-08-20)



找死專賣店





From jane70410的書店 (2009-08-09)



dead.jpg

書名:找死專賣店(Le Magasin des Suicides)

尚.德雷(Jean Teule) 著

皇冠出版社

 

這真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絕的書,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妙"!

你想死嗎?到「找死專賣店」就對了!這間「找死專賣店」是有著十幾年歷史的老店,任何自殺方式都有,還有專人解說。一進到這間店,你聽到的不是「哈囉!」或是「歡迎光臨」,而是「小姐,諸事不順?」,對客人不可以說「再見」,要說「永別」,或是「先生,祝你一路好走」,因為他們永遠不會回來了。

老闆三島先生有三個小孩,老大文森有厭食症,頭上老綁著繃帶,媽媽露詩認為他是他們家的梵谷。老二瑪蓮則是極度缺乏自信,她不能接受別人誇讚她,要說她很醜她才開心。而老三亞倫,是爸媽用了自家一款有洞的保險套後意外報到的。在這個家,歡樂是被禁止的,每個人都顯得既灰暗又憂鬱,愛笑的亞倫在這個家簡直成了異類!露詩很納悶,明明是用同樣的方式帶小孩,文森和瑪蓮都成了憂鬱的個性,但只有亞倫有著無可救藥的樂觀,給他看飛機失事的新聞,重點是要叫他看死亡人數,但亞倫永遠只記得生還者人數,並為生還者開心不已。為了讓亞倫更像其他人,三島決定送亞倫去自殺攻擊訓練營,希望訓練後的亞倫能更跟他們一樣灰暗。

送走了亞倫,家人才驚覺亞倫的重要,連三島也後悔不已,但沒多久,亞倫回來了!因為他被退訓了,連教官也受不了他的樂觀,常常影響其他人,因此被退訓回來。家人漸漸地被亞倫的個性影響,文森的厭食症不藥而癒,瑪蓮則變得更有自信,連媽媽露詩也變得愈來愈快樂了。這種種的改變看在三島的眼裡,簡直是太荒唐了!眼見經營了十幾年的老店漸漸在亞倫的潛移默化下變成歡樂的場所,擔心老店就此毀在他手裡,因此三島得了憂鬱症,整個家變得只有他顯得落落寡歡。但是在家人的影響下,這間專門鼓勵別人自殺的店,有了全新的改變。

死亡這個向來被視為禁忌的話題,在尚.德雷的筆下竟顯得如此的生動有趣!這是一本很輕鬆的書,薄薄的一本,但是故事卻很完整。作者用輕鬆恢諧的語調帶領讀者進入這個故事,筆調非常活潑。我常常被他們家自以為正常的奇怪行徑惹得捧腹大笑,怎麼會有那麼奇怪的家庭啊!

有趣的一本書,可以讓你緊繃的神經鬆懈一下!

 

 




From mendymmkuo (2009-07-10)



本來打算不雷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莫名其妙的,我不小心就爆劇情了。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連結局都爆了,羊全部都跑光光,牢補不起來了。雖然沒有爆很多,不過,爆結局就很令人髮指了,但是,我又沒辦法控制自己不爆結局。所以,要按下繼續閱讀之前,敬請三思啊!XD

這本書本來是要叫《自殺專賣店》的,有人覺得用「自殺」比較好,不過我比較喜歡「找死」啦!一看書名就知道,肯定是黑色喜劇嘛!所以,當然要用比較好笑的名字囉! suicides翻譯為中文是自殺,所以用「自殺」最直接,可是卻沒有「找死」那麼傳神又有趣。一看到「找死」,我腦中馬上就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個小孩走到馬路上,一輛車從旁呼嘯而過,差點撞到小孩,小孩的母親用手巴小孩後腦勺,大吼:“ 你找死啊你!” 可是,如果是「自殺」,會想到的就是那些新聞事件,或是自殺的慘狀等等,沒有那種喜劇和悲劇只有一線之隔的感覺。而且「自殺」是行為,「找死」是目的,基本上,目的比行為高階。再加上,『找死專賣店』是要讓顧客成功死亡,可是,「自殺」不一定能死。所以,當然要用「找死」囉! (謎:扯那麼多幹嘛,不就是你比較喜歡「找死」嘛!XD)

那是一個自殺習以為常的世界,大家都認為世界很黑暗,自殺是解脫。在這樣的情形下,就有了『找死專賣店』。『找死專賣店』是屠家的祖傳事業,販賣各式各樣的自殺用品。因為與死亡為伍,也為了使生意興隆,屠家每個人都非常負面悲觀。可是,在小兒子亞倫出生後,一切全都天翻地覆啦!亞倫完全不像屠家人,總是笑臉迎人,生性樂觀開朗。而且,他總能想出許多點子,在他的攪和下,『找死專賣店』愈來愈不「找死」了。

《找死專賣店》裡的自殺方法真是千奇百怪,根本就可以做成一本自殺方法創意錄了嘛!不管你想要用什麼方法,『找死專賣店』都可以提供給你。而且考慮相當周詳,不怕像新聞報導過的,跳樓卻掉在遮雨棚上,只死了一半。『找死專賣店』的標語 “ 你的人生很失敗嗎? 有了我們,你的死保證成功!” 是名符其實的,保證來的顧客不會再來第二次。不過,這本書恐怕不適合想自殺的人看,而且他們肯定無法看完這本書,因為,看到一半就去找死啦!XD

除了自殺方法創意錄之外,《找死專賣店》還可以做出一本自殺名人錄。原來有那麼多名人,都是自殺死的。其實我有點懷疑,『找死專賣店』在的那個國家,是不是叫SUICIDES國。因為,裡面的學校什麼的,都用自殺者的名字來命名。XD連政府官員都搞什麼集體自殺,還是現場直撥的,雖然最後成了一場鬧劇。

而且,屠家真不虧是以『找死專賣店』傳家的,床邊故事居然是自殺故事而不是童話。不過,我覺得這有些反諷意味在。童話和自殺故事正好相反,一個純真但虛假,一個真實但灰暗。從小聽童話故事的小孩,通常都很會很天真無邪,實際例子通常就是相信聖誕老公公之類的。比較誇張的,就會相信白馬王子。從小聽自殺故事的,長大便會變的沮喪消沉,覺得不會有好事發生,自己很糟糕很爛。
不過,任何事都會有意外,亞倫就是屠家的意外。明明用一樣的方法教育,可是亞倫卻沒變的憂鬱傷感,反而每天笑嘻嘻的。

我是這麼認為啦,應該正反面都要告訴小孩,養成的人格才不會太偏激。我當然不是說要唸自殺故事給小孩聽,這實在太可怕了,說不定他哪天給你跑去自殺。而是說,不能只唸童話故事給小孩聽,這樣他的想法會太天真、太理想化,而且會不知人心險惡。不過,現在小孩應該不會這樣,因為電視實在太發達了,加上媒體超級嗜血,從電視接收的消息就夠可怕了。再加上那個什麼水果報報的,頭報以有爆點為主旨,每次都自己畫模擬圖,強暴、兇殺......。不過,他們畫的人很醜,所以我每次看到都很想大笑。XD

內容看起來是「找死」,講的這世界很糟糕,生活沒有目標,死了還比較愉快。實際上,卻是在教導大家樂觀,看事情要看光明面。就是那個很老套的半杯水,不是只剩半杯,而是還有半杯。現在這個世界,也不知道是怎樣,科技那麼進步,照道理來說,大家都要很歡樂。結果完全不是這樣,憂愁滿簍筐,每天都有煩惱,動不動就一堆人自殺,自殺率老是在上升,跟海平面高度一樣。XD 就連小學生,也有人課業壓力太大,然後就跑去跳樓的。是怎樣,大家抗壓力有那麼差嘛,遇到事情就逃避,根本就是『卒仔』一個。忘記是在哪本書看到的,“ 沒有比死更容易的事了。”,這句話我超級贊同的。死是很可怕沒錯啦,不過,它是可怕在未知,也就是,死掉後不知道會去哪。除此之外,根本沒什麼可怕的,所以,我認為選擇自殺的人並不勇敢。你想想嘛,活著是面對長久的痛苦,比較來,死亡的痛苦不過是一下下,短到不能再短的時間而已。

我承認我不認同自殺這種行為,甚至會去批評、討伐。不過,同時我也認為那是個人的行為,基本上只要對自己負責就夠了,但是這是在沒有責任的前提下。如果身上還背有責任,卻跑去自殺,把責任丟給別人,這種人就讓人看不起了。生命是他自己的,如果他對人生已經完全沒有依戀,真的決定要去找死,怎樣都勸不回來,我就會乾脆放棄,隨他去。我知道這樣聽起來太冷血,可是,人嘛,最重要的是要對得起自己,再來才是對得起別人。乍看之下,這樣很自私,可是,如果一個人連自我都失去,那麼,其他人的一切,對他而言也沒有意義了。我發現我真的是個很矛盾的人,很多事情我都同時支持正反兩方,兩面都喜歡,我看,我總有一天會精神分裂。

亞倫為什麼會如此特異獨行,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呢?在看到結局時,「耶穌」兩字就忽然蹦進我腦中。我是佛教徒,不過,我也看過聖經,而且是新舊約都有看。其實我不是很能相信聖經裡面說的,那根本跟神話一樣。不,那就是神話,因為在聖經裡面,人跟神可以接觸。總之,我忽然覺得亞倫和耶穌有點像,不過,亞倫的遭遇比耶穌好多了。大家一開始都覺得亞倫是怪咖,和大家都不一樣,連屠家人也這麼想。可是,漸漸的大家開始受到影響,媽媽挑掉自殺糖罐中有毒的糖,姊姊瑪蓮和墳墓管理員談戀愛,哥哥文森變得愛吃東西。一切開始改變,在爸爸生病痊癒後,『找死專賣店』也完全變樣,變成了一間惡作劇商店。可是,還有人不知道『找死專賣店』已經不是真的「找死」。就因為這樣,政府官員沒死成,還丟光了臉,下令拆掉『找死專賣店』,造成爸爸抓狂要殺掉亞倫。

接下來才是重點,也是我之所以會聯想到耶穌的地方。亞倫墜樓,大家發現亞倫有多重要,拼命要把他拉起來。結果,就在快要到的時候,亞倫鬆手了,小說就到這裡嘎然而止。亞倫就像來拯救大家脫離悲觀的世界,那是他的任務,在完成之後,他就毫無牽掛的離開了。我還蠻喜歡這個結局的啦,雖然有點令人錯愕。不過,這麼好笑的故事,就該搭個突兀的結局才是絕配,同時也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也給人另一個思考方向。自殺不一定是要逃避什麼,或是對世界絕望,也可能是因為活夠了,一切都滿足了,所以選擇離開。我大概不會有這麼想的一天吧!因為我曾經想過,如果要死了,我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我馬上就想到了,那就是,還有很多書沒看。現在世界人口那麼多,書當然也超多,肯定是看到死都看不完。所以,我永遠都不會覺得活夠了,因為我不可能看完所有的書。

《找死專賣店》的厚度之薄實在讓我有嚇到,可是,他的內容卻又非常的讚,而且令人想一看再看,真是太適合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了。而且,還會讓讀者全都用同一種方法找死,那就是笑死。不過,我絕對不敢在外面看這本書,因為下場只有一個。想像一下:一個人拿著書看,就在大家心想 “這人真有文學氣質” 的時候,那人開始旁若無人的哈哈大笑、捧腹大笑、拍案叫絕、笑到流淚、不支倒地,大家都用異樣眼光盯著你看,那人卻毫無知覺的繼續笑,然後,大家心裡想的變成 “ 歹年冬,多瘋人 ”,開始紛紛走避,半徑3公尺內沒有敢靠近。這麼可怕的場面,你還敢在外面看《找死專賣店》嗎?XD

PS.我很喜歡《找死專賣店》的封面,用很多和死亡有關的東西,組合成骷髏頭,真是超漂亮、超有創意的啊!我絕對要拿去炫燿。XD
PPS.心得又爆3000字了,我真是太常爆走了。XD




From shelleynashe (2009-07-21)



找死專賣店.jpg

【心得】
書名:找死專賣店
作者:尚.德雷
譯者:梁若瑜
出版社:皇冠

文案:
這是一家有口皆碑的老店,代代皆以販賣創意自殺產品著稱,不管你是要切腹、自焚、上吊,還是碰觸式、吸入式、口服式的各種毒藥,這裡都可以完全滿足你的需求。
這個小小的家族企業一直都靠悲傷和苦悶維生,家裡的每個人都愁眉苦臉、了無生氣,他們的人生觀黑暗負面,唯一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的顧客都視死如歸,幫助他們輕鬆「上路」。
在老闆屠氏夫婦的精心教養下,大兒子文森(是的,就是跟那位自殺的大畫家梵谷同名)患有嚴重的厭食症,美麗的二女兒瑪蓮(沒錯,靈感正是來自那位自殺的美艷女星瑪麗蓮夢露)則極度缺乏自信,每天都想一死百了。就在這樣一片「愁雲慘霧」中,沒想到卻出了個「不肖子」,熱愛生命的小兒子每天都笑臉迎人,甚至還把店裡的自殺商品偷偷掉包。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老字號的商譽眼看就要?於一旦……

感想:
老實說我有點後悔買了這本書...
我實在不該被封面欺騙的...
而且他文案寫得很有趣,我又想要了解一下法國人的笑點,就一時衝動敗了書

可是小說看完之後,我卻一點都不覺得滿足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說這本小說很無聊好、還是很有趣好
只能說我完全不能理解法國人的笑點

《找死專賣店》是本很重視黑色幽默的小說
書裡有很多很有趣的死法,我覺得很可愛

不過他的劇情本身挺貧乏的
起承轉合也很法國式(就跟法國電影很像XD)
也就是從頭到尾都沒有高潮也沒有重點
最重要的是他根本沒結尾
他不沉悶,也稱不上無聊,他就是法國人寫出來的東西嘛
你看完之後會覺得你不知道自己看了什麼

《找死專賣店》用很輕鬆的筆調帶出這個社會的不公平與無奈
但他完全沒有去強調黑暗
相同的,他也沒有去強調希望

"不說教"應該是他的優點
雖然其中隱含的說教意涵也很強烈就是了
但他會讓你覺得,"快樂"是很自然的事、可是一但只剩下"快樂",好像也不是真的這麼好
到底活著要怎麼活?好像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朋友說:「如果有心想死的話,根本不必到這種販賣死亡的店家。」
他說的沒錯
但我想,這小說想要表達的
其實是"如果有人在你想死的時候跟你說死一死也挺不錯的,應該多少會被安慰到吧?"

這小說是寫給那些偶爾會嚷嚷"我不想活了"但仍每天拖著腳步活下去的人看的
正因為我們都知道自殺不好、知道未來仍有太多的可能
正因為我們害怕、畏懼死亡
所以我們還活著
《找死專賣店》不是給想死的人看的書
他是給覺得活著是"無可奈何之事"的人看的書
當書裡的太太苦著一張臉對客人說「死一死真的比較好」的時候
我確實是得到了一點點的治癒

在一個不會有人跟你說"你一定要活著、因為未來還有希望"的世界裡
我感受到的不是黑暗與無助
而是一種"解脫"的舒暢感(笑)










加入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加入此網頁到:你推我報



From molepoppy (2009-10-13)



1. 死亡之吻(絕對是最銷魂的死法)
書中吻人的是個美女
我是異性戀
從沒跟女生接吻的經驗
但我也不排斥啦XD
而且
既然都要死了
用這特別的經歷來死
實在是不錯的選擇
BUT
如果是個帥哥
我會更高興的啦

2. 毒蘋果套裝包(這次不會有小矮人來壞事了)
死的迅速
而且死狀唯美浪漫
看似非常完美
不過......
沒辦法吃完蘋果
對於愛吃的人來說
實在太怨念了

3. 切腹專用短刀+和服組(充分展現您的男子氣概,讓法醫也崇拜你)
切腹真的很帥
而且知道的人都會佩服你
居然那麼有勇氣
可是.........
我實在很怕痛
一定刺不下去的啦
這樣就會半死不活的
簡直是糗到爆

4. 「賣沙人」三合一毒藥(觸碰式+吸入式+口服式三合一,保證見效)
這種毒藥真是太方便了
完全不怕用錯方法
還可以把它分成三等份
三種方法都用
真是太酷了

5. 麻繩(本店長銷商品,便宜又好用)
上吊自殺非常經典
但是死狀太過悽慘了啦
舌頭吐出來
眼睛爆出來
還會脫肛
一言以蔽之
就是又臭又難看

--------------------------------------------------------------------

以上是我對五大熱門商品的想法
可以看的出來
我對 死亡之吻 和「賣沙人」三合一毒藥
這兩樣最有興趣
至於到底哪樣比較好
實在是難以抉擇

在我思考又思考後
我決定要 死亡之吻
因為毒藥不管再特別
都只是毒藥而已
比不上 死亡之吻 那麼特別




From shelleynashe (2009-08-03)



『書籍推薦』找死專賣店


 

難得買了一本書,『找死專賣店』。沒有理由的就是買了,或許是那好笑的簡介吸引了我,也或許是那新奇的書名,但總之我買了。

 

雖然故事裡光是有一間找死專賣店就很不現實,但是除此之外,所說的東西跟現實沒有什麼差別,親子之間、觀念之間、現實之間,一切都關連在這間店裡。

 

小兒子-亞倫,是個樂觀道不行的小傢伙,但於一生都是悲觀的屠家人是個異種,艾倫奇怪的樂觀個性不斷不斷的在影響著他們,最後屠家人一一的被影響,不再販售找死物品、或者逼迫自己兒女去看悲慘新聞,甚至部隊自己感到自卑、絕望,一切都是小兒子艾倫的影響。

 

但最後,小兒子艾倫在使命完成之後便開心的放手一切,因為他完成他應該做的事情了。

 

最後的結局讓人錯愕,甚至婉惜。

 

書裡的所要傳達的莫過於以樂觀抵制悲觀想法,因為一直的悲觀所以一切事物都沒辦法如願,但如果樂觀坦然面對一切,那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但只要自己知道自己盡力,那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了。

 

連最優雅的法國人也忍不住捧腹失態!
一部讓你笑到死的小說!

法國讀者爭相搶讀!瘋狂熱賣200,000冊!


你的人生很失敗嗎?
有了我們,你的死保證成功!


祖傳10代老字號
屠家專賣店
祝您一路好走!


  這是一家有口皆碑的老店,代代皆以販賣創意自殺產品著稱,不管你是要切腹、自焚、上吊,還是碰觸式、吸入式、口服式的各種毒藥,這裡都可以完全滿足你的需求。

  這個小小的家族企業一直都靠悲傷和苦悶維生,家裡的每個人都愁眉苦臉、了無生氣,他們的人生觀黑暗負面,唯一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的顧客都視死如歸,幫助他們輕鬆「上路」。

  在老闆屠氏夫婦的精心教養下,大兒子文森(是的,就是跟那位自殺的大畫家梵谷同名)患有嚴重的厭食症,美麗的二女兒瑪蓮(沒錯,靈感正是來自那位自殺的美艷女星瑪麗蓮夢露)則極度缺乏自信,每天都想一死百了。就在這樣一片「愁雲慘霧」中,沒想到卻出了個「不肖子」,熱愛生命的小兒子每天都笑臉迎人,甚至還把店裡的自殺商品偷偷掉包。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老字號的商譽眼看就要?於一旦……





From 作家:紫陽 (2009-10-01)



【讀本書】尚˙德雷《找死專賣店》|生命不完美的美好


killer cover

書名:找死專賣店 Le Magasin des Suicides
作者:尚.德雷 Jean Teule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3日
ISBN:9789573325659

暫且不管自殺的合法與合理性問題。

一家可以買足自殺所需用品的專賣,聽起來不是十分迷人?

尤其是這個分工涇渭分明的時代,品牌旗艦店林立,專賣店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尤其自殺用具取得不易,方式也不該只有自縊、毒殘、槍斃、刀剁,生已經如此單調,死應該可以更豐富多元一些,不是嗎?

當然病痛就另當別論,然而挨著病體,苟延殘喘,更需要工具,讓自己可以選擇死得痛快吧。

你可以在《找死專賣店》找到任何荒誕、千奇百怪的自殺方式,而且還是套裝組合,保證死得其所,甚至想要仿照童話故事、電影情節中的死法,他們也可以提供服務。

除此之外,店東還自行研發各種新死法,教你看得瞠目結舌、稱乎其技,簡直妙趣十足。


killer

育有二子一女的店東夫婦,經營有成,生意興隆,談不上喜形於色,但對於是否能夠日進斗金,倒是十分在意。

他們也有煩惱,但不能自殺,否則誰來服務那些想死的人?

不過最教他們困擾的卻是小兒子。

相較於兄姊的憂鬱、苦悶,小兒子卻光明得太不像話。永遠漾笑一張臉、凡事只看陽光面,開朗、樂觀,老呵呵呵笑個不停,夫妻倆懊惱得不得了,這樣簡直有損「找死專賣店」美譽。

面對人生怎可能笑得出來?就是因為很難笑,所以需要「找死專賣店」的存在。

只是在小兒子的惡搞下,偷偷將店內商品偷換成無害的,毒糖果成了普通糖果、毒汁也只是通果汁……大兒子竟然也漸漸轉了性、女兒也因為新戀情而換了心境,自殺專門店竟變成了餐飲店……

最後購買毒氣企圖自殺明志的政治家,卻因為吸入笑氣而把自己變成世人大笑話,專門店被迫勒令停業,全家人羞慚得要集體自殺……企圖阻止的小兒子,卻自己先失足跌落高樓……

尚德雷
圖說|左側為作者

你猜結局怎麼了?我翻到最後一頁時,感覺一股涼意,從腳底漫到了心底。

其實是輕薄短小的一本書,但啊,作者的創意十足,透過自殺來闡述生命不完美的美好。

也許一切只是心的作弄?人事的光明與黑暗、醜惡與良善全在一念之間?

圖片出處|http://www.plan-neuf.com/?p=315
http://playlistsociety3.blogspot.com/2008/01/je-franois-villon.html




From 作家:俞伶 (2009-07-24)



找死專賣店,請你來吃糖


找死專賣店,
想要優雅的死,要不痛的死,要快速的死,要死的悲壯...什麼都有。
服務至上。
 
(picture from: 金石堂網路書店
亞倫,屠家的小兒子,異於屠家人,是個讓父母十分擔心的小孩。
從小就愛笑,愛唱歌,愛"正向"思考。
他看到的都是人生美好的一面,讓一直教導他要悲觀,厭世的父母忍無可忍。
 
結果,他被送往自殺訓練營--他當作是旅行的地方。
 
媽媽開始憂心,兄姐開始想念,就連爸爸也透露不捨。
 
他們的家庭正在轉變。 
 
 
作者以死亡為主題,
將"正常"屠家人說服別人死亡的語句與亞倫的樂觀形成反差。
雖然不是強烈的對比,但幽默中卻讓人思考著,
 
"人到底為何而死?"
 
有人因思念死掉的親人想死,
有人因年老色衰想死,
有人因孤獨想死,
有人因醜貌沒自信想死,
有人因得不到愛情想死,
有人因。。。
 
透過屠家人的眼睛,我看到了不太一樣的世界。
 
死亡,很容易。
人們總認為是種解脫。
 
但擁有這間店的每一份子卻"不能自殺",因為到最後若只剩下一個人,那會撐不住。
他們自認為,所以就算再苦,再怎麼想死,他們還是得盡責的販賣工具,提供服務。
 
這是純粹因為責任嗎?
我想,不是。
 
其實,是他們忘了,家人和彼此的愛那種扶持關係才是讓他們活下去的真正理由。
 
所以,就算他們在怎麼抱怨亞倫的樂觀和快樂,
他們還是會想念,會照著亞倫的建議去思考,
甚至在固執的爸爸面前保護著亞倫。
 
漸漸地,他們不想要以"讓人成功死去"為目標,他們以"笑死人"為生活。
 
然而,
作者在結束的最後一句,說出
亞倫的任務結束了,他讓大家改變了,也讓大家看到未來和希望,
因此,他放手了。死了。
 
是自殺了吧!
 
我想,
作者也開了讀者一個玩笑。 
 
從頭到尾,對於死亡這主題,有不同的幽默,但他選擇在最後
還是以死亡為結束。
 
不是大家從此快樂一輩子。而是失去亞倫。
 
我想,
這是告訴我們什麼?
是上天給他們的功課嗎?
要他們經歷喜怒哀樂,然後了解失去或死亡的真締嗎?
然後,珍惜自己的生命嗎?
 
我不懂。
 



From 作家:歐普 喬 (2009-08-28)



[心得]找死專賣店Le Magasin des Suicides


找死專賣店
Le Magasin des Suicides

作者  /  尚.德雷 Teule, Jean

譯者  /  梁若瑜

出版社 /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這是內容簡介

連最優雅的法國人也忍不住捧腹失態!一部讓你笑到死的小說!你的人生很失敗嗎?有了我們,你的死保證成功!

祖傳10代老字號屠家專賣店祝您一路好走!
這是一家有口皆碑的老店,代代皆以販賣創意自殺產品著稱,不管你是要切腹、自焚、上吊,還是碰觸式、吸入式、口服式的各種毒藥,這裡都可以完全滿足你的需求。這個小小的家族企業一直都靠悲傷和苦悶維生,家裡的每個人都愁眉苦臉、了無生氣,他們的人生觀黑暗負面,唯一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的顧客都視死如歸,幫助他們輕鬆「上路」。在老闆屠氏夫婦的精心教養下,大兒子文森(是的,就是跟那位自殺的大畫家梵谷同名)患有嚴重的厭食症,美麗的二女兒瑪蓮(沒錯,靈感正是來自那位自殺的美艷女星瑪麗蓮夢露)則極度缺乏自信,每天都想一死百了。就在這樣一片「愁雲慘霧」中,沒想到卻出了個「不肖子」,熱愛生命的小兒子每天都笑臉迎人,甚至還把店裡的自殺商品偷偷掉包。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老字號的商譽眼看就要?於一旦……。

--------------------------------------------
你的人生很失敗嗎?有了我們,你的保證成功!

祖傳10代老字號 屠家專賣店 祝您一路好走

這本書的開頭是這樣標示著,屠家的祖傳事業,屠家的女主人,天生也是一個超然悲觀的人,她遇到屠先生後人生開始變得美好起來。
同是悲觀的人相遇為何會變得美好我也不懂?

屠家的教育方式把二個孩子教育的很死寂,很悲觀,很黑暗面,連身上穿的也跟死的東西脫不了關係,想不到第三個孩子卻很樂觀開朗,另一面來說,天生就愛跟父母唱反調吧,而第三的孩子的誕生是因為屠太屠先試用了自家產品有洞的保險套,為何要賣有洞的保險套呢? 主要是要讓想在性愛中被惹性病而死的人而設計的。

但也因為這個第三個孩子亞倫的關係,全家都變得樂觀了,甚至幾十年都露出微笑的全家人也在最後一刻露出微笑,亞倫看到全家人的微笑之後,任務圓滿達成,於是亞倫放開那條為了解救他掉下窗戶的的那條繃帶。

故事這樣的結局,是意指什麼?
是指亞倫是天上派來整救屠家,改變屠家的人嗎?
因為屠家也是很悲觀的一家人,但他們卻只出售自剎用品給外面悲觀的人,但是他們自家人絕不能使用這些自賣的自剎用品,原因是,他們自剎了店誰要顧,所以即使屠家在怎麼悲觀就是不能自剎。






From 作家::::彤話::: (2009-10-06)



My Life Will Go On:尚‧德雷《找死專賣店》


找死專賣店
 
Le magasin des suicides
 
作者:尚‧德雷
原文作者:Jean Teulé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9年8月3日

這是一家別無分號的「找死專賣店」,什麼都賣,就是不賣希望。店內陳列了許多奇特道具,滿足所有意志消沉、求死不得的人們,只要你想死,老闆屠家「四口」必定竭盡心力,讓你一路好走,並且針對你的需要,進行「客製化」服務,反正你都已經要死了,倒不如選擇一個符合自己定位的死法,不論你是要切腹上吊,還是要服毒,甚至後來連「死亡之吻」也研發出來。找死專賣店,是為了找死的你而開設的,童叟無欺,正派經營。

這是一戶很奇特的家庭,有主持研發工作的老爸三島,有受童年創傷所苦的堅強老媽露詩,有為了怕腦袋爆掉用繃帶包頭的宅男發明家老哥文森、有多愁善感沒自信的老姐瑪蓮。他們都想死,卻為了維持專賣店的營運而拼命活著,只要店存在的一天,就有守護它的好理由,守護的是顧客們放棄求生意念的本心,既然我們不能決定生日,至少還能決定忌日。他們不是你自殺的推手,畢竟將自己推向死亡深淵的是你,他們不過是提供死法的生意人罷了。

然而這一切,隨著老三亞倫的誕生而改變。沒有人確切知道改變的根源在哪,卻不知不覺跟著改變。他是標準的陽光男孩,出淤泥而不染,他是黑白世界的一點朱墨,凡是與他接觸的,都一步步走出陰霾,迎向樂觀的境地,也越來越不能沒有他,一旦失去他,就讓人茶飯不思,生不如死。我們看著他逐漸感化家人,成為促使「找死專賣店」轉型的幕後黑手。一心求死的人,渴望來到這裡尋求撫慰,獲得繼續邁步向前的力量。「找死」變成「找活」,面對人生的態度變了,好像也就有勇氣去解開困境。

這是一本輕薄短小、充斥黑色幽默的諷刺之作,架構在未來的假想世界,藉由「找死專賣店」家庭成員間的衝突激盪,有溫馨的情感交流,有芭樂的倫理悲劇,一方面帶領讀者看到悲觀者的可笑,另一方面也嘲諷了一昧樂觀者的侷限,不管是悲觀還是樂觀,皆是態度的選擇,真正重要的是要如何有效付諸行動,沉溺於自憐或用笑來掩飾傷痛,既不健康又於事無補。

本書結局難免讓人一陣錯愕,就在最後一行一整個大逆轉,卻也沒有寫得毫無轉圜餘地,而是留下無限想像空間。亞倫是將眾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無法逃脫家族宿命的小惡魔,抑或是來個小玩笑,只為博君一燦,製造點最後高潮,考驗著我們讀完之後的心理狀態。前半部是灰暗沉重的「找死」,後半部則是歡笑滿屋的「找活」,當你處於令人措手不及的狀況,是頓陷黑暗的自尋死路,是自我催眠的逞強以對,在在測試著我們最深處的抉擇。

或許根本不必想這麼多,坦然接受,回味閱讀過程的美好充實,一如人生,悲觀也罷,樂觀也罷,好好享受當下,珍惜曾有的回憶,一切都是自己創造而來,My Life Will Go On,未來的終究會來,人生總要繼續。

下一篇
回應(2)
引用(0)
個人相片
牡羊座

文章分類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
  • 累計人數:68938
  • 發表文章:590
  • 相片數量:4425
  • 回應數量:250

我的訂閱

更新日期

2009/10/28 17:44

搜尋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9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From x9179996 (2009-07-03)

1 則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