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打造將才基因

* MainTitle : 打造將才基因
* Author : 杜書伍
* Publisher : 天下雜誌
* ISBN : 9789862410486
* Language : 中文
* 作者介紹 : 杜書伍

杜書伍出生於教師家庭,名字是爺爺取的,期許他能「與書為伍」。

畢業於建國中學、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系,原來人生的規劃應是與書本無緣的電腦工程師;詎料卻因為加入神通電腦推廣英特爾微處理器的機緣,讓他白天當工程師推廣晶片,晚上當總編輯推廣科技知識。

職涯三十年,杜書伍雖以成功的將聯強國際經營成為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高科技通路商著稱,但私底下更像一位酷愛觀察與思考,以洞悉事物原理與根源為樂,並好與人分享觀念的校長。
* 目錄 : 推薦序 殷允芃
作者自序
Cheers雜誌專訪文

第一部 對職涯的正確認知
豆芽現象
人兩腳,錢四腳
年輕人的資產與負債
公車理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大者恆大
簡單就是美
自卑與超越
職涯成長的認知與突破

第二部 對能力的正確認知
過度依賴優勢,讓人疏忽能力培養
資訊過多,讓人膚淺
聰明人,容易不務實
老鳥,也會墜機
知識與常識
能力的內涵
能力養成的五個等級
學習能力
學習與應用
系統習慣的養成
連結閱讀才能學以致用
整合閱讀才能提升整合能力

第三部 制度是know-how還是束縛?
無能者的藉口:簡答「公司規定」
橫柴入灶?
本能叛逆與理性叛逆
要理解才去做,但無法理解也要去做
不是制度僵硬,而是人僵硬
形期無形
生活中訓練井水、河水分清楚
到隔壁便利商店買東西,不要開車!
懶而美的文明

第四部 將才的條件
每個人都是管理者
每個人都要有會計觀念
主管格局的自我培養
獨立人格的行為特質
善用旁人提醒,減少個人盲點
溝通能力的基礎
衡量個人成熟度的四個指標
觀念改變是突破現狀的關鍵
壓力管理
到底是將,還是士?


打造將才基因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用這本書來跟我們分享他三十年來體會的將才的營造心法,一點都不藏私,而且所提出的觀念都是很受用的,很值得閱讀的一本書!




From 流浪漢的書店 (2009-10-23)



中國大趨勢


 

 

很棒的一本書,以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待中國這個即將躍上世界強權的國家,也進一步的分析,中國這個共產主義的國家為什麼沒有像蘇聯一樣走向垮台,反而是越來越強盛!

其實共產主義並沒有不好,資本主義也沒有一定是好的,最主要的是看國家的領導者(群)如何去擘畫國家的未來,有沒有站在全民的福祉去著想,這才是最重要的!最後一定要說,中國會強一定是有其道理的,拋開所有的政治觀念,好好的去了解人家的優缺點,我們才會有進步!




From 流浪漢的書店 (2009-10-26)



台北晚上終於下起雨了,倒不是我多希望颱風要來,而是這個禮拜一直被威脅北部、東北部、東部會下豪雨超大豪雨,一直到今天早上都還晴朗朗的,讓人有種莫名的煩燥,所以當下起雨來,我反而有種鬆口氣的fu…

晚上參加了場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辦的演講,由聯強國際杜總裁書伍主講,題目就是「打造將才基因」。哇,現場大爆滿耶,看起來有學生(應該是大部分)、有上班族、也有主管人員,主辦單位說現場大約有600人,想不到杜總裁的魅力這麼大,在冷冷細雨中還能吸引那麼多人來「打造將才基因」,看來,我們台灣還是有希望的!
01海報.jpg 
03杜總裁.jpg 

會來聽這場演講,當然有所期待,蠻希望能從杜總裁的實務經驗中,知道一些培養自己將才基因的「撇步」,或者是如何激發部屬或同事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將才基因。不過,看來杜總裁是走理論派,先講了他歸納出的五大能力(敏銳度、洞悉力、創意、遠見、整合能力),五大習慣,還談到人的生涯成長歷程(兒童期、少年期、大學期、職涯期…),這些理論我聽得有點不專心,開始四處東張西望,但現場的人大多很認真,有人不斷拿相機拍下杜總裁的簡報資料,有人拿著紙筆拼命記錄,我想應該也有不少人全程錄音,我呢,則開始拿出EPC,開始打這篇文章…(現在發現自己離不開EPC了,他真是一個好用的工具!)
07EPC.jpg 

不過總裁提供一個方程式打動了我,「人才=能力*人格特質*積極度」,除了能力跟人格特質外,總裁還加了積極度,這點真是讓我有心有戚戚焉。因為在我的工作環境裡,我覺得積極度是最難被培養,也是最容易被打壓的,我看過到太多認真負責的同仁,工作量就不斷被增加,累得半死,對照著一些能力態度比較不佳的同仁,工作量相對就少的例子,日子久了,原來認真負責的同仁不是開始找單位調職,就是開始學著擺爛,我有時看著這種現象發生,會覺得有點可惜。

但到底要怎麼樣能一直維持積極度呢?總裁沒說,原來他演講的內容其實是他的著作-打造將才基因的理論背景,書裡頭的才是他在聯強裡實際操作的方法及過程,所以如果我想要知道一些實際執行的方法,就要去買總裁的書!看來總裁也是一個很成功的行銷者呀~ (圖片取自博客來)
09書.jpg

最後的QA我覺得比較有趣,現場大家問的問題比較實際,總裁回答的也比較妙。像有人就問,如果沒有遇到好的主管,那怎麼自省自己練習能力的方向正確呢?總裁就說,先不論主管是真的不好或是自己認知錯誤,要先認清一件事: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的前途,交到別人的手上!要相信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所以只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工作內容,總裁認為主管是因為自己能力累積後,才慢慢從眾人中浮出來的,而不是由你的主管拔出來的。
08QA時間.jpg 

很有趣的觀念,總裁這樣的提醒其實是讓我們把自己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總比靠別人強,所以說伯樂雖然重要,但如何培養自己成為千里馬,才是自己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坦白說,本來對杜總裁的書興趣沒那麼大,但整場演講聽下來,倒勾起我的一些興趣,好,還是去買本總裁的書,回家好好看看吧。

加入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加入此網頁到:你推我報



From angela19722002 (2009-10-22)



杜書伍自序:觀念普及,是組織躍升的動能  09.30.2009

  或許是因為出身於教師家庭,或許是求學時期擔任補校老師的兼差歷練,也或許是企業主管長期輔導下屬養成的習性。回顧我的一輩子,雖然沒有從事過教職工作,卻似乎與「如何教」脫不了干係。

  我的祖父與外祖父都是校長,父母分別是中學及幼稚園教員;雖然家中四兄弟無一人繼承父母衣缽,但回想起來,我的成長過程中倒有兩段機緣與「如何教」有關。一是還記得高中時父親在自家開設數學家教班,我會去幫忙擔任小助教,當時還頗受學生歡迎。另一是大四時我在補校教高三數學,後來服完兵役到神通電腦上班時,校長又來找我,希望我白天工作晚上還去兼課,鐘點費很誘人。雖然我終究沒有去當兼職教師,但當時的口碑可能還算不錯。

非教師的實質教導工作

  我在交通大學主修計算與控制(即今日的Computer science),當時整個台灣沒有幾部電腦,而且多半隸屬於政府部門或學術研究機構;所以考上大學時我懊惱不己,擔心自己連找到電腦工程師的工作都很吃力。沒想到陰錯陽差下我只當了一年的工程師,爾後三十年實際上做的多是「教導」的工作。

  兵役結束前兩個月我看到報上一角的報導,一個叫英特爾的公司成功開發出能將整座房間大的電腦運算功能微縮到一小片晶片的產品;我直覺這樣的產品必然可以普及,所以我決定加入神通電腦,推廣英特爾微處理器。當時整個台灣絕大多數企業為傳統產業,科技知識非常貧乏,推廣工作十分困難;後來我索性創辦「微電腦時代(台灣第一本科技資訊雜誌)」,白天推銷晶片晚上當總編輯,這個雙重身分維持了五年之久。

  另外,我三十歲就被拔擢擔任聯通電子的總經理,一個「少年總經理」如何輔導部屬,進一步要考驗我「如何教」的能力。從一開始不免跌跌撞撞、到揣摩各種方法,我逐漸體悟到最有效的輔導,在於從根源改變員工的認知;當員工具備正確的職場觀念與做事方法後,自然而然就能透過任務的賦予與歷練的累積,穩健成長。所以,我非常注重員工的觀念與認知,花費很多時間在觀察員工、找出盲點、溝通觀念,而且不厭其煩。

「聯強EMBA」的由來

  我是一個很喜歡觀察與思考的人,我每天看著公司的運作,看到人員面對難題時是如何面對、思考時有什麼盲點、部門間的摩擦如何弭平…點點滴滴中,我感覺這些運作的背後都有其共通的規律;洞悉其運作原理,就可以事半功倍有效解決。而且如果每個同仁在做事之前,就能掌握這些對的觀念與方法,整個公司的運作效能,不就能夠成倍提升嗎?

  正因為想要把對的做事觀念與方法「普及化」到每一個同仁身上,我把我的思考心得,盡可能的說與同仁知曉:這些內容有些是針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容易產生的迷惑,有些是可以減少部門摩擦的小觀念,有些是普遍存在企業制度運作的盲點…大多數是經營企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不去點出與釐清這些認知盲點的話,整個組織的運作就會力不從心、無法產生「如臂使指」的靈活度與通暢感。所以當我觀察而得出體悟後,一有機會我就講,一而再再而三的講,直到同仁認知、認同到內化為止。這些講述的主題,就是「聯強EMBA」的前身。

  直到約莫十年前,我意識到當公司規模愈來愈大後,有愈來愈多的同仁無法直接聽到我講,容易造成認知的隔閡,才嘗試改用書寫的方式記錄這些觀念認知,並透過電子郵件寄發給內部員工。

  從小數理是我的強項,但語文卻是我的罩門;但後來我逐漸體悟到文字很美,而且是最好的溝通工具。因為文字的用字簡約,可精準的傳達我的想法,而且對接收對象而言,若是聽我演講,他被迫要用我說話的速度理解;閱讀則不然,讀者是依循自己的節奏在吸收,可快、可慢,還可「倒帶」、重讀。再加上電子郵件可大量、快速傳播的特質,還有什麼比文字結合電郵更完美的觀念傳播工具?

「聯強EMBA」對外傳播的歷程

  當同仁習慣於閱讀文章後,有業務同仁開始想到,若是客戶透過閱讀聯強EMBA文章而能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不也有利於公司業務的推展?便陸續轉寄給經銷商,沒想到獲得頗大的迴響。爾後我們進一步將文章分享給公司新成立之網站─聯強e城市的訂戶,讀者更廣泛普及到各行各業意想不到的對象。根據我們初估,少說有五十萬人看過聯強EMBA的文章。

  還記得那段時期,公司的公關部門陸續收到許多演講邀約,一般企業的訓練單位自是不在話下,但也接到來自縣市政府、大學行政單位、醫院管理部門、文官訓練中心等機構的邀請,當詢問邀約緣由時,對方竟能隨口說出某一篇聯強EMBA的標題。對於這套原意作為內部訓練用文章竟不可思議的引發不同型態組織的共鳴,我雖然無法一一回應和參與,卻也深感組織型態雖有不同,面臨的管理議題卻有本質上的共通性。
 
  而這樣的回響,也改變了我原來無意出版此書的初衷。

  我對「觀念普及化」所能產生的力量感受很深,因為觀念若能深入多數人的思惟,就會形成一股無形的氛圍,使身在其中者自然而然的被潛移默化,這是最自然的改變與提升方式。好比這幾年我愈來愈喜歡台北,因為她業已形成自動排隊、有禮、自制的文化,外來人口來到這個城市也會受到感染,自然而然跟著排隊、守秩序,這就是所在環境對人的無形渲染力。

  而台灣近十年來有許多企業在國際上大放異彩,若能將其長期體悟而累積出的知識與經驗,分享回饋到企業之外,就能使良善的觀念加速擴散於整個社會,形成向上提升的無形力量。我認為以這個形式回饋社會,遠比金錢或物質的贈予還來得有意義及有貢獻。

  回過頭來,近年來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初入社會三到五年頻繁轉換工作,就像「隨機碰撞」的「碰碰球」一樣,隨性所至、無所定著;三、五年後當他最終認清職場生態願意安定時,往往已年過三十,短少了至少五年的紥馬步的時間,這對個人、企業與國家都是很大的虛耗。因此,倘使這本書的付梓,能使職場正確觀念與認知得以「普及化」,職場年輕人能及早建立對職涯、職場倫理與企業組織的正確認知,減少摸索與虛耗的時間,豈非個人、企業與國家的三贏?

一本打造將才基因之書

  從2000年寫就第一篇文章開始,幾年下來陸陸續續的累積,統計下來竟有近百篇的文章;不過,由於文章所涵蓋的主題甚多,此次僅收錄與職場相關的文章。這些文章大體涵蓋了幾個面向,但有一個共同的精神,可說是針對有志成為專業經理人、如何從基層「打造將才基因」的自我鍛鍊手冊。

  我一向不相信天底下有一步登天的美事,所有的成就必然都是一步墊著一步、厚實的積累,才能從組織基層的「兵」、逐漸提升為帶兵打仗的「士」、最後茁壯為運籌帷幄的「將」。否則長歪的樹長不高,即便一開始成功也容易半途夭折,終究無法獲致長長久久的功業。

  更何況大將不是「藍波」,不能僅靠一、兩個特異功能就想要力挽狂瀾;大將是要具備全面的能力、成熟的人格特質,並已將擴大思考範疇與主動積極負責內化成為一種習慣,這是需要長時間能力的淬煉與任務的賦予,才能逐步養成。所以,想要成為「將才」是沒有捷徑的,必須踏踏實實的打好「將才」的根基,等待戰場出現、累積戰功。

所以,將才是具備完整的能力與人格特質、萬中選一之人,而有志成為將才的年輕職場工作者,若能預先認知將才的條件與特質,不就能及早打造自己的將才基因、等待機會公車的到來?

如何正確「讀」與「用」,自我養成將才實力

  最後,對於有心成為將才的職場工作者,我想談一下如何讀這本書。

  近年來,我對腦神經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深感興趣,投入不少時間鑽研。因為腦神經科學的研究解開了人的能力、人格特質是如何形塑,甚至也發現了學習是如何發生的,這些發現對於企業如何做好選才、育才,有莫大的幫助。因此,我要求公司用人主管必須對大腦運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聯強學院也開設多門「腦的結構與運作」課程,教導大家認識能力、人格特質的形塑歷程,幫助大家更認識自己、更了解部屬甚至自己的小孩。

  對大腦運作的涉獵過程,也解開了我過去多年的疑惑:為什麼很多人很積極的閱讀,學富五車卻發揮不出來?我發現問題就出在閱讀的方法不對,讀進去的知識在大腦裡面無法與既有經驗形成「連結」,導致讀進去的資訊都只是一堆用不出來的資料,無法對現實環境面臨的問題產生解答,而且很快就會淡忘(請見「『連結閱讀』才能學以致用」一文)。

  所以聯強學院也以大腦理論為基礎,開設「閱讀學習訓練」的課程,教大家如何正確閱讀。簡言之就是要用「連結閱讀」的方式來讀書,亦即閱讀時需一邊咀嚼文中的意涵、模擬文中提到的場景,一邊連結到自己的工作。而聯強內部在推廣聯強EMBA文章時,會附上三到五個「導引思考問題」,引導同仁作連結閱讀;這次出版的文章中同樣附上這些導引思考問題,希望有心透過此書學習的讀者,「知」而後真正能「行」,真正轉化為工作實力的提升。

後記

  在此次出版的過程中,當我整理與重讀這些文章,讓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這些文章寫作時間前後跨距最長有七、八年之久,但不同時期寫就之文章,立論與邏輯並未隨著環境的物換星移而有矛盾之處。我想,這是作為一個業餘的寫作者的小小成就感吧!

  最後,特別感謝天下雜誌殷發行人的熱情邀約,以及天下雜誌同仁為出版此書所作的努力。本書版稅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強文化藝術基金會」,作為文化藝術教育推廣之用。

(本文取自「打造將才基因」一書之作者自序)

加入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加入此網頁到:你推我報



From lai2013 (2009-10-02)



打造將才基因


返台前兩天在博客來上做最後的
shopping,看到了這本書,當下我就想買,一來是因為作者叫「杜書伍」,而且封面照片和我認知的那個人長得一樣,我對這位作者和他所領導的企業相當感興趣;二來當然是因為書名,打造將才的基因,誰不想成將才呢?但是……

最近我覺得自己選書的議題太相似,還有因為過兩天就要回上海了,訂了書可能來不及送到家裡,所以我決定要冷靜點,暫時先別買。沒想到在松山機場等飛機時,就在那亞熱帶書店看到這本書熱騰騰的冒著煙(剛上架的意思),翻了兩頁,決定掏錢買書。雖然沒有打折,但是我相信這本書一定可以給我的工作上帶來啟發。

先來談談,為什麼對「杜書伍」先生感到興趣呢?因為他所領導的聯強國際,目前是全亞洲最大的高科技通路商,此外,其實聯強國際並不是杜先生設立的,他是以專業經理人的身份管理著這家隸屬神通集團的子公司,因此,這本書可以被視為是一個成功專業經理人在工作上的自傳,這本書甚至還有個英文名:The secret of my career。自小我看過的自傳很多,因為媽媽在菜市場買了很多這類的書籍給我看,包括居禮夫人、林肯、邱吉爾等,這些都是令我印象深刻的自傳,所以我曾經想當個科學家,也學林肯在樹林裡對動物們練習演講(我在家對娃娃練習)。當我們每天超過1/3的時間都在工作時,如何在工作上培養自己的競爭力,或著企業怎麼著手培養最難以制度化的人才資源呢?這是我想要從這本書得到的訊息。

令人感到訝異的是,杜先生作為一個企業領導人,為了能夠讓「正確的職場觀念普及化」,因此透過寫文章來分享自己的心得給企業同仁,後來更成為聯強和外界連結的軟性題材,在杜先生的序裡,有段話是這麼描述的:觀念若能深入多數人的思維,就會形成一股無形的氛圍,使身在其中者自然而然地被潛移默化,這是最自然的改變與提升方式。台灣近十年來有許多企業在國際上大放異采,若能將其長期體悟而累積出的知識和經驗,分享回饋到企業之外,就能使良善的觀念加速擴散於整個社會,形成向上提升的無形力量。我認為以這個形式回饋社會,遠比金錢或物質的贈與還來得有意義及有貢獻。職場年輕人能及早建立對職涯、職場倫理與企業組織的正確認知,減少摸索與虛耗的時間,豈非個人、企業與國家的三贏?這種胸襟,讀了會令人感動的。曾幾何時,我們已經少有人願意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反饋社會連結在一起,能求溫飽或總是想著多賺點錢,就是我們的人生寫照,符合現實,卻失去了夢想。

還有一點很有趣,杜先生在序中還指導讀者如何閱讀這本書。難道這本書是倒著寫的
? 不,杜先生在每篇文章後緊接著給讀者出題了,要讀者就該篇文章的內容深入思考,所以讀這本書可是有很多功課的呢!這本書分成四部,以下我就來分享各部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觀點吧~

第一部:職場的基本態度與信念

破題的第一篇就講「豆芽現象」,就像種綠豆一樣,泡在水裡沒幾天就發芽了,杜先生這麼形容職場上的豆芽人:表面上看來學了很多,其實都只學到該行業的「常識」,真正要用時便不堪一擊。倒不是豆芽菜現象讓我印象深刻,而是第二部裡會延伸探討的職場上的「常識」和「知識」概念,到底有何不同呢?

第二部:能力的正確認知

邏輯推理是「靜態的」,但真正的實務會牽涉到環境與人的因素,兩者皆不可捉摸,因而是「動態的」。邏輯上可行的事物,若再加上人與環境的變動因素,就會變成非常複雜,難度大為增加。這段話讓我心有戚戚焉,再談到第一部裡的知識和常識,杜先生提出來,在某一項專業裡頭,幾乎有80%都屬於常識,該領域裡頭的每個人都會,只有最後的20%,才是真正的知識。那怎麼判斷知識是什麼呢?從杜先生的書裡,我感覺這些關鍵的20%知識就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競爭力,再白話點,以杜先生書中舉的call center人員為例,能夠從客戶過去的互動掌握客戶的採購特性,就是所謂的企業裡的知識。相對應的常識則是懂得如何與客戶應對,讓客戶感受服務熱誠。有例子佐證,讓我們可以更清楚的辨別這兩者的不同。

第三部 制度是Know-How還是束縛?

在職場工作過一段時間後,我們一定都能發現有些人常常回答「這就是公司規定」,但是為什麼要制定這個規定呢?「不知道」。杜先生在書裡就強調,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回答習慣,背後隱含了不追根究底的任事態度,甚至無形中會引導出負向的組織氣氛。這是非常難的議題,簡單但是卻很難做到,即使是身為主管的人也可能是負面案例,更別說要成為激勵組織擁有正面氣氛了。

第四部 將才的條件

常常令我感到困擾的有關溝通的事情,杜先生在書中也談到,在組織中永遠無法找到完美的主管,加上人與人之間的言語溝通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傳達效果。因此,具有獨立人格特質者,會主動地把主管所交代的事項了解透徹,不清楚時也會主動再詢問主管。沒有獨立人格者,則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由其他人來掌握。針對這段內容,與其說是作為自我的改善目標,我也在思考如何將這類的概念傳達給部門的同仁,老實說,真的很難。如果真有什麼撇步,搞不好我也應該來出書,哈!

最近我看到了天下雜誌為這本書做了很多造勢活動,所以這應該算是本會被大力促銷的書籍。而真正的閱讀了之後,我感覺大部分國際化企業的領導人看職場規範的想法都差不多,也許每位領導者的風格不盡相同,我們也不一定都會到聯強國際上班去實際體會杜先生的管理概念,但是這本書卻反映了一種成功領導者的類型,有時候身為中階主管的我們如果想不出來如何改善組織現況,那就參考別人的成功作法來激發一些新想法吧!




From pourquoilise (2009-10-21)



打造將才基因


資訊流通業我最敬佩兩位:杜書伍先生與胡家龍先生。
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六)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參加胡家龍先生/聯強國際集團執行副總裁追思會,感念與胡先生互動情景,與其大師級風範,讓我不禁淚流不止,充滿不捨心情。
昨日收到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先生最新著作『打造將才基因』的親筆簽名書,內心感動由然而生,一口氣讀完此書,其中文章平時在聯強EMBA中大都閱讀過,閱讀此書感受更深,獲得更多,個人筆記本中觸類旁通心得持續產出,這真是一本解決人才困境的一本好書。(特別推薦之)



From 作家:*威爾森* (2009-10-15)



學以致用


建議大家乾脆鎖定職場相關為唯一的連結標的,因為職場佔據大家最多的時間,也是獲得經濟報償的主要來源;當你將所有閱讀的訊息都連結到職場相關,一則增加知識被利用的機會,二則加速你對職場工作的透徹了解,因而也讓你自己愈快獲得豐厚的經濟報償。這是個一石三鳥的做法,也會引領你最快進入「學以致用」的良性循環。(摘自打造將才基因)

知識要能夠運用才有其價值可言,否則再多的知識也沒有多大用處。莊子列御寇篇記載:『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故事中的朱泙漫向支離益學習屠龍的技術,為此耗盡了千金的家產,三年之後學會了這門技術,下山之後,卻面臨「無龍可屠」的困境。花了一大筆錢學會了一輩子都無法使用的技術,試問學會了這門技術,又有何用?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精力、金錢而己。

目前許多的電腦補習班標榜考上證照之後,薪水提升,前途無可限量,但真正考上這些證照,如果無法學以致用,運用在職場或日常生活方面,就算是擁有許多的證照,又能夠代表什麼?

在現實社會越是沒有讀書習慣的人,常會強調書只要讀一本就夠了,重點在於融會貫通。沒有不斷學習的人,常會勸人去考證照或執照,好像考上了證照或執照之後,前途就會一片光明,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不在於讀多少本書,而在於如何選書,目標是什麼?考上證照或執照,只是有了進入職場的入場券,但如果沒有不斷的精益求精,提升自己的技能,就算是考上執照或證照又如何?有許多考上駕照,但不敢開車的人比比皆是,原因在於沒有機會開車,疏於練習,就算是有了駕照,也沒有多大的用處。

不常學習的人,如果想要透過上課學得技能,我都會勸阻,不要浪費這些錢,還不如買幾本書,在家自行研讀、練習即可。有些人認為我太過主觀,學習才能夠快速提升技能,如果不學習,又怎麼可能學會技能呢?這都是對學習的盲點,學習不限於上課或聽演講,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但關鍵在於有沒有複習或練習。如果只是花錢報名上課,但卻沒有不斷的預習、複習或練習,上課的效果也不會產生多大的效能。

之前我有一位朋友花了二萬多元買了巨匠的白金卡,標榜上課報名可享優惠,而且可以重複聽課。朋友很想學習FLASH操作技能,我建議朋友只要去上有關FLASH的課程即可,其他的課都不要去上,效果反而更加顯著。朋友聽了我的勸告,就去報名上有關FLASH的課程,有時在板橋開課,有時在台北信義區開課,但因為重複聽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學會了FLASH的操作技能,關鍵原因在於重複練習。

這就是我一再強調的,要學習跟職場有關的技能,立即過用在工作方面。才能夠看得到成果。如果只是花錢上課,新的課程還沒有融會貫通,又開始學習下一堂課,學得越多,忘得也越多,學習就沒有多大意義可言。

沒有學習習慣的人,要學的不是技能,而是學習方法。懂得學習方法之後,再來學習技能,才能夠抓得到竅門,否則花了再多的時間學習,還是產生不了成果,原因在於不知道學習方法。十幾年前我就買了許多有關學習方法的書籍,對我產生很大的幫助。我沒有去上過電腦課程,但買了許多有關電腦方面的書籍。但如果跟上課相比,我覺得這種學習方式,比較適用於我,原因在於如果職場上需要用到某部份的電腦技能,只要翻閱這方面的章節,反覆閱讀、練習即可,只要能夠運用在職場上,看得到學習的成果,才會更想學習。如果學了許多知識,但無法發揮效能,時間久了,也會產生彈性疲乏,不知道所為何來。

學習的關鍵還是在於學以致用,就如同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所言:「當你將所有閱讀的訊息都連結到職場相關,一則增加知識被利用的機會,二則加速你對職場工作的透徹了解,因而也讓你自己愈快獲得豐厚的經濟報償。這是個一石三鳥的做法,也會引領你最快進入「學以致用」的良性循環。」




From 作家:段譽 (2009-10-09)



出國檢點表


一、基本資料
□ 團名:
□ 伙伴:
□ 旅行社:
□ 領隊:
□ 導遊:
□ 地點:
□ 時差: 小時
□ 電壓: 110V / 220V
□ 國際電話/傳真:
外國 → 台灣:00-886-( )-
台灣 → 國外:00- -( )-
□ 國外緊急聯絡方式:(我國駐當地代表處、親友等…)
□ 日期: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 集合時間:
□ 集合地點:
□ 集合緊急聯絡人/電話:
□ 停車地點:
□ 聯絡電話:
□ 機票/訂位代碼:
□ 機票號碼:
□ 起飛時間:
□ 回程(當地)時間:
□ 再確認日期/時間:
□ 再確認代號:
□ 航空公司電話:
PS. 出國前其他準備事項:



二、必備資料、證件
□ 機票
□ 護照(有效期限超過六個月)、簽證
□ 備用護照用照片(2張)
□ 旅行日程表
□ 地圖(筆、螢光筆:標示路程用)
□ 接機人、電話:
□ 住宿地點電話:
□ 住宿地點傳真:
□ 住宿地點網址:
□ 美金(與新台幣匯率):
□ 外幣(與新台幣匯率):
□ 旅行支票
□ 信用卡(預借現金密碼、緊急救護、特約服務)
□ 公出差旅經費額度($/天):
□ 當地消費水準
□ 海外旅行保險(單)
□ 國際駕照
□ 行李箱鑰匙、密碼



三、用具、工具
□ 電腦(磁片/隨身碟、光碟機、滑鼠充電器)
□ 相機(電池、充電器、其他)
□ 底片(記憶卡)
□ 手機(系統頻率、電池、充電器)
□ 電壓轉換插頭:輸出 W
□ 萬用插座
□ 隨身聽(耳機、卡帶/CD、電池)
□ 錄音筆
□ PDA(充電器)、計算機
□ 旅行用熨斗
□ 吹風機
□ 電湯匙
□ 旅遊指南、地圖
□ 閱讀書籍、雜誌
□ 辭典、外語會話書籍
□ 公事資料:
□ 公事包、手提包
□ 名片
□ 重要待辦事項清單:
□ 紀念品、禮品:
□ 文具用品(草稿紙、便利貼、筆)


四、衣物、用品
□ 正式衣著(西裝、套裝): 套
□ 襯衫: 套
□ 正式皮鞋: 雙
□ 領帶(夾)、飾品、領巾
□ 襪子: 雙
□ 其他:
□ 休閒衣服: 件
□ 休閒長褲: 條
□ 休閒短褲、短裙: 件
□ 休閒鞋、襪: 雙
□ 脫鞋
□ 帽子
□ 遮陽傘
□ 輕便雨衣
□ 腰包
□ 內衣: 件
□ 內褲、免洗內褲: 件
□ 襪子、免洗襪: 雙
□ 睡衣
□ 短褲: 件
□ 其他:
□ 盥洗用具(牙刷☆、梳子☆…)
□ 毛巾
□ 化妝品、香水、古龍水、噴霧水★
□ 生理用品
□ 刮鬍刀、刮鬍泡★
□ 手帕、衛生紙、(濕)紙巾
□ 針線包☆
□ 指甲刀、萬用刀★
□ 洗滌用品、洗衣粉
□ 塑膠袋、夾鏈袋
□ 小型衣架
□ 安全別針、長尾夾
□ 安眠眼罩、耳罩
□ 鬧鐘
□ 手電筒、防煙(頭/口)罩
□ 運動衣褲、運動鞋襪
□ 泳衣、泳褲、泳帽、蛙鏡
□ 防曬用品
□ 海灘用涼鞋
□ 扇子
□ 小水瓶、保特瓶
□ 夾克外套、風衣、雪衣
□ 毛衣
□ 衛生衣
□ 圍巾、手套、雪帽、耳罩
□ 暖暖袋
□ 其他:
□ 隱形眼鏡(清潔用具)
□ 太陽眼鏡
□ 老花眼鏡
□ 望遠鏡
□ 手杖
□ 助聽器
□ 軟式購物袋
□ 背包
□ 地址、電話號碼簿
□ 採購清單(比較價目)
☆:牙刷、梳子、針線包、撲克牌等可向機上空服人員索取。
★:刮鬍泡、噴霧水、萬用刀、螺絲起子等壓縮氣體/液體容器或刀具應隨行李托運,不得隨身攜帶。


五、常備藥品
□ 習慣性用藥:
其他:暈車/機藥、止痛藥、退燒藥、綠油精、安眠藥、萬金油、胃乳、OK絆、護唇膏、護膚乳液…


六、備用食品、物品
□ 速食麵、杯麵、杯湯
□ 零食:
□ 口香糖
□ 牙線、牙籤
□ 開罐器
□ 保溫水壺、保溫瓶
□ 撲克牌☆
□ 其他:


七、回 程
□ 確認機票、護照
□ 確認到機場的方式、時間
□ 確認採購物品
□ 家中、汽車、行李箱鑰匙、停車卡(隨身攜帶)
□ 備妥新台幣、零錢
□ 檢查行李箱(物品勿遺漏於旅館中)
□ 檢查隨身行李
□ 備妥機場稅(外幣)
□ 提早Check-out
□ 剩餘外幣(用完、換回、捐出、留作紀念)
□ DFS大採購

◎ 一路順風、平安歸來~

收拾行李要領:
1. 越重的東西越要放在箱底,較早用的東西要放在較上層。
2. 行李箱的蓋口不要放東西,以免行李箱在站立時,失去平衡而翻倒;或只能放塑膠袋、衛生紙等輕巧的物品。
3. 行李箱背後拉鍊袋最適合放旅遊書、筆記本。
4. 記得放個軟式的購物袋。
5. 長程線的行李箱最好選硬殼的,除了可以寫東西,候機累了還可以拿來坐。
6. 盥洗用品、化妝用品可分別用小袋子裝。不但空間整齊用起來也很方便。

旅遊小妙方:
1. 怕衣服起皺,可將塑膠袋放在衣物裡面,鋪平後再一起捲起來放。這時不管如何擠壓,衣服也不容易皺。也可以在旅館浴缸內放一半熱水,再把衣物掛在浴室裡,不到半天或隔夜衣服就平整如新了。
2. 高空飛行,腳腫了,坐長程線(4-6小時以上)飛機的人,一上飛機就可以把鞋子脫下來(穿上機上準備的襪套、拖鞋)。這並不是不禮貌的行為,而是飛機禮儀允許的。

其他注意事項:
在旅行期間,準備小費給司機、領隊、導遊、旅館門房(提行李或其他協助)、清潔人員(床頭小費)是一種國際禮儀。一般而言,司機、領 隊、導遊是團體付費;若有特別感謝之意,亦可個別提供。而旅館門房、清潔人員則以每次/天計算,每次/天約為美金一元或等值之當地紙幣,並避免使用硬幣/ 零錢。


萬全的準備,是愉快旅程的開始!
預祝各位旅途愉快~


From 作家:Rich Woman (2008-09-29)



豆芽現象 打造將才基因 杜書伍


大家都吃過豆芽菜吧!豆芽生長的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短短一夜之間,竟能抽長六、七公分,且外表看起來既壯碩又飽滿。然而,豆芽的質地卻異常脆弱,稍遇外力便應聲斷裂。邁入資訊科技時代,事物的變化極為快速,個人與組織為因應外界環境,追求短期績效而忽略實質內涵的「豆芽現象」,也俯拾可見,值得警愓。

第一種豆芽現象,出現在個人能力的培養上。職場新人初學一項專業,由不會到熟的階段,大致能掌握專業的「形」,學得快的話,很快就會覺得「學會了」,隨後,即急於轉進其他領域,卻同樣只學到「形」就急於轉換。表面上 看來學了很多,其實都只學到該行業的「常識」,真正要用時便不堪一擊。

第二種豆芽現象,出現在主管的部門管理上。有些人自基層擢升後,忽略了身為主管,一方面要精通部屬所負責事物,以輔導、協助部屬,一方面則要學習了解人的行為,以及組織人才團隊作戰的技巧,才能展現出部門績效。還不夠融會貫通,就急著想再往上提升, 不再過問基層業務,以分層負責的名義,將大部分的工作交由部屬完成,久而久之卻對基礎運作愈形生疏,也無法輔導員工,同樣是犯了「豆芽現象」的毛病。

在業績的拓展上,豆芽現象也十分普遍。比方說,為求短期內提出漂亮的業績表現,在未建立產品或客戶基礎前,即以導入少數幾樣明星產品、服務少數幾家重量級客戶的方式,很快建立起亮麗的業績。然而,倘使未能及時建立有系統的經營方法,一旦明星產品需求驟減,或者是客戶轉移採購時,業績即會大起又大落,豈不也是一種豆芽現象?

觀察 大多數發展快速的事物,或多或少存在著「豆芽現象」, 原因何在?豆芽的質地脆弱,內裡纖維含量不高,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抽高,並非內裡堅實,實為充斥大量水份,一彈即破。相對而言,一年才成長一、兩公分的植物─檜木,質地十分堅韌,內裡的纖維既粗壯又密實,長得雖慢,卻以深耕密植之勢,依序逐步成長。因此,即便是狂風大雨,也不易折損其枝幹,且愈長根基愈顯穩固,與豆芽的脆弱,恰成鮮明對比。

但是,檜木長的雖慢,並不代表可以放緩腳步、虛度光陰。檜木的「慢」是不躁進,針對事物的細節仔細琢磨,隨著經驗的累積淬煉火候,且學習到新領域時,仍同步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進舊領域。如此一來,向上成長時,才能同步增加下層的扎實度。

社會經濟情況會起起伏伏,產業變化、科技進展極速,新的經營模式不斷在挑戰既有的經營方法,因而,不論是組織或個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都會不斷面臨挑戰。如果實力不夠堅實,遇到環境遽變時,就可能慘遭滅頂,所以扎實的實力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但是, 在講求扎實、漸進的原則下,並不是要?煞速度,而是兩者要能拿捏得宜。 因此,一旦感覺事物的發展出現「豆芽現象」時,可將之視為一個警訊,提醒自己要詳加檢視成長背後的內涵、穩健程度,並設法在速度之外,力求其穩健度與扎實度, 維持一個「成長而不紊亂」的成長步調, 將能在高度競爭下兼顧成長與內涵。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0)
引用(0)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0
  • 累計人數:121436
  • 發表文章:3121
  • 相片數量:532
  • 回應數量:202

更新日期

2009/10/26 19:50

搜尋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9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From daniela5288 (2009-10-12)



打造將才基因



 

杜書伍出生於教師家庭,名字是爺爺取的,期許他能“與書為伍”。

畢業於建國中學,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系,原來人生的規劃應是與書本無緣的電腦工程師,詎料卻因為加入神通電腦推廣英特爾微處理器的機緣,讓他白天當工程師推廣晶片,晚上當總編輯推廣科技知識。



職涯三十年,杜書伍雖以成功的將聯強國際經營成為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高科技通路商著稱,但私底下更像一位酷愛觀察與思考,以洞悉事物原理與根源為樂,並好與人分享觀念的校長。

職涯,只有努力,才能爭氣;
工作,要有方法,才有章法!

杜書伍,1976年年加入神通電腦,推動台灣第一顆微處理器;三十歲即升任集團子公司總經理,又四年,晉升集團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現為聯強國際總裁,是營收超過五千億,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通路集團。從一名電腦工程師,到馳騁通路產業的大將軍,杜書伍的職涯看似一則傳奇。

 

但當他自我剖析職涯歷程,企圖找出培養將才的法則時,他真切的體悟到:

將才不需要萬中選一的天賦異禀,但也絕對沒有速成的方程式,
它需要的是,正確認知職場的良好素質,紮實打造將才實力,等待戰場的出現。

若是一味冀求速成,長歪的樹長不高;短暫的成功也只是一閃即逝的流星,無法獲致長久的功業。

杜書伍將三十年來體悟將才的營造心法,集結於“聯強EMBA課程課程課程“專欄,每週固定18萬名白領細細閱讀。

出處:http://www.cwbook.com.tw/common/book.jsp?productID=3419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Add to My Web 儲存至「書籤」
上一篇
回應(0)
引用(0)

文章分類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37
  • 累計人數:20987
  • 發表文章:50
  • 相片數量:48
  • 回應數量:44

心主題曲

更新日期

2009/10/29 09:31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9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From emma22277 (2009-10-19)



與總裁面對面講座:「打造將才基因」







 

                       資料來源:http://www.cw.com.tw/book/du/intro5.jsp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Add to My Web 儲存至「書籤」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0)
引用(0)
個人相片
水瓶座

文章分類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6
  • 累計人數:68462
  • 發表文章:663
  • 相片數量:3723
  • 回應數量:120

更新日期

2009/10/28 17:27

搜尋

天氣1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時鐘

我的訂閱

小啟

    「生活隨筆」、「教學點滴」及「部落格相簿」均為玫瑰天堂自創作品,若要引用,請註明來源。其餘文章皆取自網路或朋友E-mail,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取下。網路文章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請勿使用於商業行為。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9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From think-picture (2009-10-04)

1 則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